
万源大竹河职业中学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是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依托大竹河区位优势,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旅游服务为主的专业体系。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办学特色。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与资源投入,其在师资结构、设施现代化程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万源大竹河职业中学始建于1985年,占地约80亩,现有在校生1200余人,教职工87人。学校定位为“区域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服务川东北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需求。
指标 | 数据 |
---|---|
创办时间 | 1985年 |
校区面积 | 80亩 |
在校学生数 | 1200人 |
专任教师数 | 87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现代农业技术、机电一体化、旅游服务等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2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项+实践”三级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45%。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就业方向 |
---|---|---|
现代农业 | 农产品加工、种植技术 | 农业合作社、生态农场 |
智能制造 | 机电维修、数控技术 | 制造业企业、技术岗位 |
旅游服务 | 酒店管理、导游实务 | 景区管理、文旅行业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2%,但高级职称仅占15%,“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0%,低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
指标 | 数值 |
---|---|
本科+教师占比 | 82% |
硕士+教师占比 | 12% |
高级职称教师 | 15% |
双师型教师 | 30%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机电、农林、旅游3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约1200万元,但部分专业设备更新滞后。校内实训工位与学生比例为1:8,难以满足集中实践需求。
类别 | 实训室数量 | 设备价值(万元) |
---|---|---|
机电技术 | 6 | 450 |
现代农业 | 4 | 300 |
旅游服务 | 3 | 200 |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但对口就业率仅65%。升学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高职单招录取率达38%。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升学率 |
---|---|---|---|
2021 | 93% | 62% | 35% |
2022 | 94% | 64% | 36% |
2023 | 92% | 65% | 38% |
六、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1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个,但合作深度参差不齐。年培训社会人员超800人次,主要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项目内容 |
---|---|---|
订单培养 | 4家 | 机电、旅游专业 |
顶岗实习 | 8家 | 制造、服务行业 |
技术培训 | 2家 | 农业技能提升 |
七、办学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地理偏远导致生源质量下滑,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制约设备升级,三是师资结构老化影响教学创新。未来需强化“产教融合2.0”模式,引入企业驻校工程师,并拓展云端教学资源。
八、区域竞争力对比分析
与达州市其他职业中学相比,万源大竹河职业中学在专业特色上具有差异化优势,但资源总量与教学质量仍存差距。
指标 | 万源大竹河职中 | 达州某国家级职中 |
---|---|---|
生均设备值(万元) | 1.0 | 1.8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30% | 52% |
企业合作深度(订单班比例) | 25% | 45% |
万源大竹河职业中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基层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与资源投入。未来需通过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建设等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电商”“制造+智能”等新兴课程体系,或将成为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