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西区职业学校是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毗邻攀枝花市工业园区。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人才”为宗旨,开设了多个与区域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成为川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约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1800余人,教职工1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建有机械加工、电子电工、汽车维修等6个现代化实训中心。近年来,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70%,有效支撑了攀枝花市钒钛钢铁、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指标 | 数值 | 区域对比 |
---|---|---|
建校时间 | 1985年 | 早于周边米易县职校(2002年)、盐边职校(2010年) |
校园面积 | 80亩 | 高于全市中职平均50亩水平 |
实训设备价值 | 3800万元 | 居全市中职前三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对接产业 |
---|---|---|
先进制造业 |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 | 钒钛钢铁、机械制造 |
现代服务业 | 电子商务、旅游服务 | 康养旅游、物流仓储 |
新能源产业 | 光伏技术应用 | 清洁能源开发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
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和“双师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比武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8人,“双师型”教师78人,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师32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15 | 12.5% |
高级职称 | 28 | 23.3% |
双师型教师 | 78 | 65%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建设
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智能控制等6大实训中心,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与攀钢集团共建“钒钛材料实训工厂”,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生产环境无缝对接。
-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五轴联动数控机床12台
-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特斯拉实训平台2套
- 智能焊接实训室:激光焊接设备8台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构建“1+X+Y”合作体系(1个园区主体+X家龙头企业+Y个配套企业),与攀钢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680人,企业订单班覆盖率达85%。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年度成果 |
---|---|---|
现代学徒制 | 攀钢钒制品厂 | 年培养120人 |
订单班培养 | 京东西南分公司 | 年输送80人 |
产学研基地 | 攀枝花学院 | 联合开发教材5部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三阶递进”就业服务体系,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2%。2023年本地就业学生中,进入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67%,平均起薪4500元/月。
- 升学渠道:高职单招录取率78%(2023届)
- 技能证书:中级工获证率92%
- 创业扶持:年均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5个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00人。作为区域职教联盟牵头单位,带动凉山州、滇西北等地6所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
服务项目 | 年度数据 | 覆盖范围 |
---|---|---|
社会培训 | 3200人次 | 攀枝花全域 |
技能鉴定 | 1800人次 | 川西南片区 |
对口支援 | 8所院校 | 云贵川交界区 |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调整压力、数字化转型瓶颈、高端师资短缺等问题。需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建设,推进“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开发,完善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实训基地,力争创建省级“双优”中职学校。通过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构建更具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