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内江川南幼师学校(内江川南幼儿师范学校)

内江川南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川南幼师”)是四川省内专注于幼儿师范教育的重要职业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儿童保健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办学体系。学校依托内江市的区域优势,深度对接川南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需求,构建了“校企合作+校地联动”的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成为西南地区基层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输送基地。

川南幼师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紧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突出“保教融合”特色,实践课程占比达60%;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5%,并长期聘请一线幼儿园园长参与教学;三是硬件设施完善,建有省内领先的幼儿保育实训中心、数字化钢琴教室及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然而,随着“二孩政策”红利消退和普惠园扩容,学校面临生源质量波动与基层岗位吸引力下降的双重挑战,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与产教融合深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川南幼师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内江专区幼儿师范培训班,1985年升格为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8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优质职业院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川南、辐射西南、服务基层”的定位,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7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时间节点关键事件办学层级
1958-1984内江专区幼儿师范培训班(短期培训)非学历教育
1985-2011内江幼儿师范学校(普通中专)中等职业教育
2012-至今内江川南幼儿师范学校(高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

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专业布局聚焦学前教育产业链,形成“主干专业+特色方向”结构。2023年招生计划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占比65%,早期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通过“订单班”实现精准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近年新增“儿童健康管理”“托育服务”等专业方向,响应国家托育机构建设政策。

专业名称学制2023年计划就业对口率
学前教育五年制大专450人98%
早期教育三年制中专180人89%
音乐教育(幼儿方向)五年制大专120人92%
儿童健康管理三年制中专60人75%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5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3%。教师队伍中包含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技能大师3人,近五年累计完成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4项。教学质量监控数据显示,2022-2023学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同比增长27%,但企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幼儿园环创能力”指标较去年下降4.2个百分点。

师资类别人数占比年均培训时长
正高级职称126.6%96小时
副高级职称5831.9%80小时
硕士研究生7340.1%72小时
双师型教师13373%64小时

四、就业网络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政-校-企-园”四位一体就业体系,与川南地区200余所幼儿园建立稳定合作,其中省级示范园接收毕业生比例达38%。2023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显示,72%留在内江、自贡、泸州等川南城市,23%流向成都平原经济区。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幼师国培项目8期,培训在职教师1200人次,但行业调研显示其继续教育课程更新速度滞后于《幼儿园入职标准》修订频率。

指标类型2021届2022届2023届
初次就业率94.7%96.2%95.5%
基层就业比例81%79%77%
用人单位满意度92.4分91.8分93.1分
平均月薪3820元4050元4210元

川南幼师作为区域性幼教师资培养重镇,通过深化“校-园一体化”育人模式,有效缓解了川南地区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其“五能递进”(能做的幼师、能说的幼师、能唱的幼师、能画的幼师、能研的幼师)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特色,但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波动时,仍需加快专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与托育机构的跨界合作,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幼教人才供给侧的核心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4714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95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