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宽城满族自治县幼师专业(宽城满族自治县幼儿教育专业)

宽城满族自治县幼儿教育专业(以下简称“宽城幼师专业”)作为区域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始终围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需求展开实践探索。该专业依托县域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构建了“民族艺术+现代幼教”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部署,宽城幼师专业通过优化师资结构、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成为河北省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

截至2023年,该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200余人,覆盖全县90%以上乡镇幼儿园,并辐射周边承德、秦皇岛等地区。专业建设中注重将满族剪纸、民族舞蹈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同时引入蒙台梭利、奥尔夫音乐等国际幼教理念,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教学特色。然而,受限于地域经济水平与师资流动性,其在高端课程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专业概况与核心优势

宽城幼师专业隶属于宽城职教中心,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骨干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点”。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满族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幼儿教育工作者”,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构建“满语+普通话”双语教学模式,开发《满族民间故事》《民族游戏创编》等特色教材;二是与北京师范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建立师资共培机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三是拥有省内首个“幼儿园情景模拟实训室”,配备智能化教学设备与民族主题教具。

年份招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升学率
202018094.3%62.5%
202121096.1%68.2%
202223095.7%71.3%
202325097.0%74.8%

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理论课程占比40%,涵盖幼儿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技能实践课程占比35%,包括舞蹈创编、环境创设等;民族特色课程占比25%,如满族刺绣、民族音乐赏析。教学实践中推行“四阶段递进”模式:第1学期夯实理论基础,第2学期开展校内实训,第3学期深入幼儿园跟岗,第4学期完成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学分占比考核方式
基础理论幼儿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38%笔试+案例分析
技能实践幼儿园活动设计、舞蹈编排32%实操展示+园所评价
民族特色满族民间美术、民族游戏组织25%作品提交+文化测试
拓展课程早教机构运营、数字绘本制作5%项目报告+企业评分

师资结构与教研能力

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0%,双师型教师达65%。近五年累计选派15名教师赴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大研修,主持省级课题《民族地区幼师文化认同培养路径研究》等6项。但需注意,年轻教师(35岁以下)仅占32%,且具有硕士学历者不足20%,制约了前沿教学法的应用。

指标宽城幼师专业河北民族幼师专业滦平县幼师专业
师生比1:181:151:20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18%35%12%
近三年教研成果数(省级)6项12项3项
校企合作单位数量8家15家5家

未来,宽城幼师专业需在三方面突破:一是加强与高校合作,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二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弥补地域资源短板;三是深化“非遗+幼教”课程,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品牌。通过持续优化“招生-培养-就业”链条,可进一步提升服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661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90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