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桥西(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桥西)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桥西校区(以下简称“桥西实验小学”)作为河北省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学校,始终秉承“全人教育、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基础+拓展+实践”三维课程体系。学校依托河北师范大学教育资源,形成“高校引领、校本特色、社区联动”的办学模式,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硬件投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学校通过“双师课堂”“学科培优计划”等举措,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提升,连续五年在石家庄市桥西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位列前三,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的示范窗口。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桥西实验小学前身为1958年建校的石家庄铁路职工子弟小学,2012年由河北师范大学接管并更名为现名。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1890人,教职工136人。作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承担着“大学—小学”协同育人的重要职能,其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中国根基、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通过“学科+”跨领域课程整合,构建起覆盖语言、数理、艺术、科技等六大领域的校本课程群。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阶段
2012-2015完成校区扩建,引入智慧教室系统硬件升级阶段
2016-2019启动“双师课堂”项目,建立学科培优体系教学改革阶段
2020-至今开发STEAM课程群,创建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创新阶段

二、教学体系与课程特色

学校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级课程架构,其中拓展课程占比达40%。数学学科推行“思维可视化”教学法,语文实施“经典浸润”计划,英语采用“情境浸入式”教学模式。特色课程方面,机器人编程、3D打印、非遗手工等28门选修课实行“走班制”教学,每周三下午为“学科+”融合实践课,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
学科拓展类数学思维训练营、英语戏剧社无人机操作、人工智能基础社区服务实践、科技创新大赛
艺体融合类书法进阶、合唱指挥传统武术、击剑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校园艺术节
劳动教育类家庭理财课程、烹饪基础植物栽培、木工技艺校园农场管理、社区公益服务

三、师资结构与专业发展

学校实施“名师领航工程”,现有特级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38%。通过“青蓝计划”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学期开展教学基本功比武、课题研究专项培训等活动。2023年数据显示,教师团队累计主持省级以上课题9项,开发校本教材17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余篇。

职称结构教龄分布专业发展
正高级教师5%15年以上32%海外研修经历教师18%
高级教师28%5-10年43%双语教学认证教师65%
一级教师52%新入职教师25%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教师22%

四、硬件设施与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2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拥有全省首个“全场景智慧校园”系统。常规教室全部配备86英寸交互式触控屏,建有虚拟现实实验室、人工智能创客空间、数字化书法教室等特色功能室。图书馆藏书量达5.2万册,电子图书资源覆盖K12全学段,日均学生借阅量超过300人次。

  • 信息化设备:师机比1:1.5,生机比1:3.2
  • 专用教室:科学探究室4间,艺术工坊3间
  • 运动场馆: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体育馆2个
  • 安全系统:全覆盖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入校系统

五、家校协同与社区联动机制

学校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家长委员会参与率达98%,每学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12场。通过“桥西家长学堂”APP实现家校沟通数字化,2023年累计处理学生事务工单2400余件,满意度达96.7%。与周边社区共建12个实践基地,开发“行走的课堂”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长者关怀等公益活动300余次。

在教育成果方面,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468人次,机器人社团包揽河北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三连冠,足球队员入选国家少年队后备人才库。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北省文明校园”“石家庄市智慧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成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819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