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蓉实验幼儿园)

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作为成都市学前教育领域的标杆机构,其办学实践充分体现了教育创新与专业化发展的深度融合。该园依托成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现成都师范学院)的百年师范教育底蕴,构建了以“儿童为本、科学启蒙”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教研一体化”的办园特色。据公开信息显示,园区占地约12亩,配备18个标准化教学班,师生比达到1:5的优质配置,其课程体系融合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本土化实践,开发了涵盖语言、逻辑、艺术等八大领域的特色课程模块。在硬件设施方面,园区不仅建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外活动场所,还引入智能化教学系统,实现幼儿成长数据的动态监测。近年来,该园在省级示范园评估中持续位列前列,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94.6%的家庭认可其教育成效,其“幼小衔接”项目更被纳入成都市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成	都幼师实验幼儿园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四川省立保育院,2001年经教育部门批准改制为公办性质实验园。作为成都师范学院附属教学实践基地,该园承担着“师范教育成果转化”与“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双重使命。其办学定位聚焦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完整儿童”,通过“学术型幼师团队+沉浸式课程”模式,构建覆盖0-6岁儿童的发展支持体系。

维度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成都市示范园均值
建园时间71年(含前身)38年
师资硕士占比42%18%
生均活动面积12.8㎡8.2㎡

二、课程体系架构

该园采用“基础课程+特色延展”的双轨制模式,基础课程严格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色课程则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 自然探索课程:依托园区生态种植园开展四季农事体验
  • 文化浸润课程:通过非遗手作、传统节庆活动构建文化认知
  • 思维启航课程:引入德国逻辑狗教具系统培养抽象思维

课程实施采用“主题循环+项目制学习”方式,每月设置跨学科主题,如“水的旅程”主题整合科学实验、艺术创作、戏剧表演等多元形式。

课程类型课时占比特色教具评估方式
基础课程60%标准化教材过程性观察记录
特色课程40%生态种植箱/逻辑狗作品集评价

三、师资队伍建设

该园实行“双师型”人才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呈现“三阶递进”特征:

  1. 基础层:持有教师资格证及健康证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教师
  2. 提升层:完成蒙台梭利、瑞吉欧等国际认证培训的骨干教师
  3. 专家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研组长及特聘学前教育专家

教师专业发展采用“高校导师+园内师徒”双轨指导模式,每学期开展教学案例研讨不少于12次。

指标项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普通公办园
师生比1:51:8
教龄5年以上教师78%45%
年度培训时长120+小时48小时

四、硬件设施配置

园区空间设计遵循“动静分区”原则,功能区域划分科学:

  • 教学区:配备全息投影互动教室、多功能音体室
  • 生活区:采用适童高度卫浴设施及智能温控系统
  • 运动区:EPDM弹性地垫操场、攀岩墙、平衡训练区

安全管理系统包含三维人脸识别入园、空气质量监测预警、食品留样追踪等12项智能防护措施。

五、家园共育机制

该园构建“三维联动”家园合作模式:

  1. 知识共享:每学期举办8场家庭教育讲座
  2. 参与互动:家长志愿者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65%
  3. 成长档案:运用APP实现每日活动影像实时共享

特有的“家长观察员”制度允许家长参与教学评估,2022年收集有效建议132条,转化率达89%。

六、社会服务延伸

作为省级示范园,该机构承担多项区域辐射职能:

  • 年均接待幼教同行观摩超500人次
  • 牵头组建西部学前教育发展联盟
  • 开发“天府幼教”在线资源库(含200+课程视频)

疫情期间向全省开放公益云课堂,累计服务家庭3.2万个。

七、教育成果表现

通过长期跟踪评估显示,该园毕业生呈现显著优势:

评估维度实验园对照园
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率73%51%
社会适应力达标率92%78%
科学探究兴趣持续度84%63%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三方面挑战:

  1. 学位供给压力:2023年报名录取比达5:1
  2. 课程迭代速度:数字化教育资源更新周期需缩短至18个月
  3. 师资稳定性:新教师3年内流失率需控制在8%以下

未来计划通过扩建分园、深化高校合作、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持续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经过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可见,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凭借深厚的师范教育根基、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管理机制,在区域学前教育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其“教育科研-实践转化-社会服务”的闭环生态,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优质的成长环境,更为全国公办幼儿园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都样本”。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该园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需着重在资源均衡化、课程数字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实现从区域示范到全国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24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1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