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崇州师范学校(崇州师范)

崇州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教育底蕴的中等师范院校,扎根于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逾七十载。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核心使命,形成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作为县级师范学校代表,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变迁轨迹。当前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3000人左右,教职工总数达28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校园占地面积210亩,建有标准化教学楼、实训中心及数字化图书馆,教学设备总值突破8000万元。

崇	州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肇始于1943年创建的四川省立崇州师范学校,历经七次重大改制,2008年转型为五年制专科层次师范院校。主体建筑群保留民国时期教育家张澜题写的校训碑廊,形成"红墙黛瓦"的独特校园风貌。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教育现代化",构建"定向招生-精准培养-属地就业"的闭环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县域就业率达92.7%。

项目崇州师范四川幼专西华师大
建校时间1943年1956年1946年
办学层次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本科/硕士
年均招生规模600人1200人3500人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87人。构建"教学名师+行业导师"双轨制团队,聘请32位中小学特级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开发校本教材27部,虚拟仿真实训室覆盖全部师范专业。

指标崇州师范成都师范绵阳师专
生师比15:118:120:1
硕士以上占比78%85%72%
双师型教师63%52%48%

三、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设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三大主干专业,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等12个方向。推行"3+2"分段培养模式,前三年强化通识教育,后两年实施专业分化。构建"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体系,将书法、演讲等传统技艺纳入必修模块。

四、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见习-研习-实习"三级递进机制,二年级起每学期安排2周校内外见习。与周边32所优质小学共建实践基地,开发校本实训项目58个。近五年学生获省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奖项47项,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8%以上。

实践环节崇州师范乐山师院内江师院
教育见习时长12周/学年8周/学年10周/学年
实习基地数量32所25所28所
双导师覆盖率100%85%90%

五、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4.6%,用人单位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0分以上。建立"成长档案"追踪系统,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三年内晋升班主任的比例达67%。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率100%,"春晖"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乡村支教超2万课时。

六、产教融合创新

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中心",年培训在职教师3000人次。牵头成立川西教育联盟,实现区域内12所中职学校资源共享。开发"智慧教研"平台,汇聚优质教学案例2.3万个,形成"需求导向-精准供给"的服务新范式。

七、办学条件保障

教学科研设备值年均增长12%,生均图书量达65册。建成全光网智慧校园,教室智能化改造完成率100%。学生公寓配备独立学习空间,心理健康中心面积扩至800㎡。年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比达68%,连续五年获财政专项绩效评价优秀。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面对师范院校升级浪潮,存在硕士点建设滞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但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着力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2023年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计划三年内新增人工智能教育等3个交叉学科方向。

崇州师范学校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质的同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探索出一条县级师范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其"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办学理念,为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学校正迎来数字化转型与内涵式发展的双重机遇,有望在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37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