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四川幼师课程)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课程体系以“师范性、职业性、实践性”为核心特征,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幼教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形成“公共基础+专业核心+个性拓展”的模块化结构,其中实践课程占比达45%,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在课程内容上,深度融合“保教融合”理念,开设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特色课程,并通过“园校双向赋能”机制引入行业最新案例。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2%,每学期邀请30+名幼儿园园长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

一、课程设置与结构分析

课程类别四川幼专A师范院校B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课占比30%40%35%
专业核心课占比40%35%45%
实践课程占比30%25%20%
选修课程模块艺术特长/管理方向单一方向无明确分类

学校采用“1+X”证书融通模式,将幼儿照护绘本设计与应用等5项职业技能标准嵌入课程,实现课证融通率达90%。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环节四川幼专行业标准
校内实训项目数68个≥40个
教育见习时长12周8-10周
顶岗实习幼儿园等级省级示范园100%市级示范园≥60%
实践导师制覆盖全员配备部分实施

学校独创“三阶递进”实践模式:第1-2学期保教模拟实训→第3-4学期岗位认知实习→第5学期定岗强化训练,配套开发VR虚拟仿真实训室3间,实现200+个典型保教场景数字化再现。

三、师资队伍与课程实施

指标项四川幼专全国均值
高级职称占比38%28%
硕士以上学历76%52%
双师素质教师82%65%
企业兼职教师45人15人

实施“双导师制”,每位专业教师对接2所幼儿园建立课程发展共同体,每年完成120+学时的行业实践。开发《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等8门校本特色课程,由园长与教授联合授课。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

  • 构建“三维评价体系”:过程考核(40%)+实践能力(30%)+终端测试(30%)
  • 推行“教考分离”制度,建立200+题量的动态试题库
  • 引入幼儿园园长参与技能考核,权重占30%
  • 试点“成长档案袋”评价,包含5类25项作品

近三届学生毕业资格符合率98.7%,较改革前提升15个百分点。

五、课程资源建设成果

资源类型数量特色说明
精品在线课程12门含2门省级课程
校本教材36部融入川渝本土文化案例
虚拟仿真资源8套覆盖急救护理等高风险场景
幼儿园真实案例库520例年更新量≥100例

建成“川渝幼教资源共建平台”,与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现10门核心课程资源共享,累计服务学生超1.2万人次。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亮点

  • “三全育人”课程体系:将师德养成融入所有教学环节,开发《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情境研修》必修课
  • 非遗文化传承模块:开设川剧脸谱绘制羌绣工艺等8门传统技艺课程
  • 智慧幼教课程群:包含幼儿STEAM教育数字绘本创作等前沿内容
  • 实施“1+N”证书制度:除教师资格证外,鼓励考取感统训练师幼儿体适能教练等职业资格证书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其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赛项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

七、课程实施保障机制

保障要素具体措施
教学督导校院两级督导覆盖率100%,每月发布质量报告
经费投入年均课程建设专项经费超800万元
设施设备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12类实训场所
校企合作与56所幼儿园建立“订单班”培养机制

建立“课程质量预警系统”,对出勤率低于80%、作业合格率不足60%的课程启动整改程序,近三年累计优化课程23门。

八、课程改革成效与展望

通过麦可思第三方评估显示,毕业生岗位适应度达92.4%,较五年前提升18.7个百分点。用人单位对“活动设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两项指标满意度均超过90分。未来将重点推进:

  • 开发托育服务方向微专业,应对三孩政策需求
  • 建设老年护理与婴幼儿照护跨学科课程群
  • 深化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的课程合作项目
  • 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计划三年内覆盖全部专业课程

学校将持续优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力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幼儿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598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782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