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阆中师范学校的全称(阆中师范全称)

阆中师范学校全称为“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其名称历经多次演变,现作为公办中等师范院校,在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该校始建于1950年,最初命名为“川北区阆中师范学校”,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并沿用至今。全称中“四川省”明确行政归属,“阆中”凸显地域属性,“师范学校”则界定了办学类型与核心职能。从历史脉络看,该校名称变迁与我国师范教育体系调整密切相关,既保留了服务基层教育的初心,又适应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当前全称既符合国家对中等师范学校的规范命名要求,又通过“四川省”前缀强化了省级示范属性,体现了学校在教师培养、文化传承方面的区域引领作用。

阆	中师范学校的全称

一、全称历史沿革与政策背景

学校名称历经三次关键调整:1950年建校时称“川北区阆中师范学校”,1952年川北行署撤销后更名为“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2001年因师范教育结构调整曾短暂保留中师建制。每次变更均对应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如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撤销后四川行政区划变动,以及新世纪教师培养体系改革。名称稳定性体现地方延续性,而“四川省”前缀始终锚定省级教育资源定位。

二、行政隶属关系解析

项目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绵阳师范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局(现教育厅)四川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凉山州人民政府
办学层次中等师范教育(保留中师特色)本科层次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学前教育
核心职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高等教育师资培养民族地区幼教师资培养

三、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

学校现有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师两种学制,开设学前教育语文教育艺术教育等8个师范类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占比达60%,形成“语言+艺术+保教”特色课程体系。对比南充师范学校、广元师范学校,该校在传统师范技能训练外,增设非遗传承课程(如阆中王皮影、川北灯戏),将地域文化融入师范生培养。

四、校区布局与硬件设施

校区属性阆中校区南充校区(教学点)远程教学中心
占地面积210亩(主校区)80亩(联合培养)-
实训设备钢琴房120间、数码钢琴教室8间智能交互教室全覆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藏书量35万册(含古籍善本1.2万册)15万册数字资源20TB

五、师资结构特征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2人,特级教师1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47%。对比川内同类学校,该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高于全省中师均值。特聘阆中本土文化传承人22名担任兼职导师,形成“理论教学+技艺传承”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六、学生规模与就业去向

指标阆中师范江油师范学校达州凤凰职业技术学校
年招生量1200人(含五年制大专)800人1500人
对口就业率94.7%(2023年)89%91%
主要就业区域川东北县域中小学绵阳周边乡镇成渝双城经济圈

七、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学校承担“国培计划”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年均培训3000人次。与阆中市教育局共建“乡村教师发展支持基地”,开发《川北民间艺术教育应用》等特色培训课程。对比广元利州中专等同类学校,该校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近三年输出传统文化师资400余人次。

八、名称争议与现实挑战

随着教师学历要求提升,“师范学校”称谓面临转型压力。2021年省教育厅评估指出,该校需强化“高等专科”后缀以匹配五年制大专培养资质。但校方坚持保留“师范学校”传统名称,认为这有利于延续百年师范品牌影响力。此矛盾折射出中职院校在升格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命名困境。

通过对阆中师范学校全称的多维度解析可见,其名称既是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现实定位的标识。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如何平衡传统师范品牌价值与现代职教体系要求,仍是该校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17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2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