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江油师范校)

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自1978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卓越师范人才,服务区域教育”为使命。学校坐落于李白故里江油市,依托涪江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办学传统。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学校已构建起涵盖师范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四川及周边省份输送4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其中不乏省级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在传统师范教育基础上拓展出学前教育、智慧教育等新兴专业集群,同时保持近90%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成为区域教育人才供给的核心枢纽。

四	川省江油师范学校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绵阳地区江油师范班,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中等师范学校,2000年转制为专科层次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特征
1978-1999中等师范教育阶段侧重基础文理学科培养,实行“三加一”学制
2000-2015专科转型期增设音乐、美术等专业技能课程,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
2016至今应用型升级建设智慧教育实训中心,开发“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当前定位为“西部基层教育人才摇篮”,重点服务川北地区乡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师资需求,形成“定向招生-岗位实训-定向就业”的闭环培养模式。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3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8%,副高级职称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76%。

类别江油师范四川幼专西昌民族幼专
师生比1:141:161:15
双师型教师62%55%48%
省级教学团队3个2个1个
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钢琴教室等现代化设施,纸质图书藏量达42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覆盖知网、万方等主流平台。特别设立“涪江学者”计划,引进基础教育名家担任实践导师,形成“理论教授+一线名师”的双导师制。

专业布局与课程特色

学校设置早期教育、小学教育、音乐教育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证书对接
早期教育婴幼儿发展评估、幼儿园管理保育员资格证、感统训练师
小学教育跨学科教学设计、教育诊断教师资格证、班主任资格证
数字媒体教育技术应用、新媒体课件制作数字化教学设计师
创新实施“能力递进”课程模块,第一年夯实师范素养,第二年强化专业技能,第三年开展顶岗实习。与当地教育局共建“订单班”,开设“乡村全科教师”“彝汉双语教育”等特色方向。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85%进入基础教育单位。

指标2021届2022届2023届
协议就业率78%82%85%
升学率12%10%9%
基层就业占比89%91%93%
典型就业去向包括:绵阳、德阳等市县中小学(占65%),民办教育机构(18%),教育培训机构(12%)。学校建立“五年跟踪”反馈机制,数据显示毕业生三年内晋升为骨干教师的比例达47%,高于区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体系:

  1. 第一学期教育见习
  2. 第二学年模拟教学
  3. 第三学年岗位实训
  4. 第四学年顶岗实习
与绵阳外国语学校、江油一幼等23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其中
合作类型企业案例协同项目
校地联动江油市教育局定向培养“一专多能”教师
产教融合京东教育科技共建智慧课堂实验室
文化传承李白故居博物馆开发乡土教材《诗韵涪江》
特别设立“双月实践季”,每年安排学生分批次进入合作学校进行沉浸式教学实践,由一线特级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学校打造“三雅”文化品牌:

  • 环境雅境:投资1.2亿元建设园林式校园,绿化率达45%
  • 行为雅正:推行“文明素养银行”积分制度
  • 学识雅博:设立“涪江讲坛”邀请教育名家开展讲座
学生社团呈现专业化特点,如“童声合唱团”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智趣创客社”研发的幼儿科学教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沙盘治疗室、VR放松舱等设备,构建“四级预警”心理干预体系。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承担多项社会职能:

项目类型年度数据受益对象
国培计划年均培训2000人次乡村教师
教育扶贫结对帮扶12所山区学校少数民族地区
社区服务年开展活动80余场城乡居民
主导制定《川西北地区幼儿园保教质量标准》,开发的《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被纳入省级继续教育目录。疫情期间免费开放“云课堂”资源库,惠及3万余名在职教师。

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

  • 师范类专业吸引力下降,近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波动在85%-95%之间
  • 教育技术迭代加速,现有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3年
  • 县域生源质量下滑,2023年新生高考平均分低于省控线12分
但同时也迎来发展机遇:
  1. “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将新增5000个学前教育岗位编制
  2.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3.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基层教育投入持续增长
学校正筹建“大熊猫文化育人基地”,拟开发《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群,并计划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长江上游教师教育联盟”。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正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守,探索“小精尖”师范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通过深化“政校企村”四方协同,持续优化“基础文理+艺术特长+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仅在守住师范教育初心方面树立了典范,更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教育公平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这所具有半世纪积淀的师范学府,有望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38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59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