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贺州学院有哪几个校区,何时创办(贺院校区及创办时间)

贺州学院校区概况与创办历史

贺州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贺州市。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多校区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贺州学院拥有两个主要校区西校区(主校区)东校区。西校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西环路18号,是学校的行政、教学与科研中心;东校区则毗邻主校区,主要用于拓展实践教学与学生生活设施。 学校肇始于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正式定名为贺州学院。办学历程跨越80余年,积淀了深厚的师范教育传统,同时依托贺州丰富的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逐步发展成为涵盖文、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应用型高校。 以下将从校区分布、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全面展现贺州学院的发展脉络与现状。

一、贺州学院校区分布与功能定位

贺州学院现设两个校区,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与生活职能:

贺	州学院有哪几个校区,何时创办

  • 西校区(主校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西环路18号,占地约800亩,是学校的核心区域。校区内设有行政办公楼、教学楼群、实验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设施,承担大部分本科教学任务及科研活动。
  • 东校区:与西校区相邻,主要功能为补充教学空间与学生生活配套,包括部分实训基地、学生公寓、食堂及运动场地,服务于实践类课程与学生日常需求。

两校区通过校内道路紧密连接,形成“一校两区”的协同布局,既保障了教学资源的集中整合,又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贺州学院的创办历史与重要发展阶段

贺州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 初创时期(1943—1958年):1943年,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成立,奠定了师范教育的根基。1958年,学校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校址迁至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
  • 合并调整期(1958—2006年):期间经历多次合并与升格,包括1978年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94年与梧州地区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本科升本与更名(2006年至今):2006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贺州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应用型本科教育新阶段。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三、办学特色与学科建设

贺州学院立足桂东地区,形成了三大办学特色:

  • 民族文化传承:依托贺州“多民族文化走廊”优势,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工艺设计等特色专业,建有广西高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平台。
  • 生态经济研究:围绕贺州“世界长寿市”品牌,发展生态旅游、健康食品等学科,与地方政府共建康养产业研究院。
  • 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行“产教融合”模式,与珠三角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四、校园设施与师生规模

截至当前,贺州学院总占地面积近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

  •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200余间、实验室150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 图书馆资源:纸质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60万种,设有地方文献特藏馆。
  • 师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约1.5万人,教职工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

五、社会服务与未来发展

学校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近年来的重点项目包括:

  • 与贺州高新区共建“碳酸钙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广西支柱产业升级。
  • 开展乡村振兴帮扶,组织师生团队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
  • 规划建设黄姚校区(筹),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预计“十四五”期间启动。

六、总结

贺	州学院有哪几个校区,何时创办

贺州学院作为桂东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两校区的协同运营,形成了师范教育与应用型学科并重的办学格局。从1943年建校至今,学校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未来将继续发挥民族文化与生态经济研究优势,为广西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71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