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校训“忠勇兼备、知行合一”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光荣传统、神圣职责与时代使命之中,是学院办学理念、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这八字校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是全体师生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消防救援人才的核心指引。“忠”是灵魂,体现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要求,是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党和人民“守夜人”的根本属性;“勇”是特质,彰显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逆火而行的战斗精神,是履行职责使命的力量源泉;“知行合一”是路径与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统一,是培养应用型、实战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追溯其历史,校训的提炼与确立,伴随着中国应急救援事业的时代变迁和学院的转型发展历程。它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消防部队时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又融入了新时代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建队方针,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碰撞融合的结晶。校训的确立过程,本身也是一次对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刻反思与凝聚共识的过程,最终定格为这八个沉甸甸的大字,成为激励一代代消防救援学子成长成才、献身使命的精神旗帜。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渊源


一、 校训的正式表述与核心解读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校训为“忠勇兼备、知行合一”。这八个字,精准地概括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品质,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

(一)“忠”字为先:政治灵魂与价值基石

“忠”在校训中居于首位,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意义。它首先指向的是对党忠诚。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部队,这一政治属性决定了学院培养的人才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这是消防救援事业的“根”和“魂”。“忠”体现为对国家忠诚。消防救援人员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必须将国家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忠”落实到对人民忠诚。消防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诚为民”是这支队伍的宗旨。这种忠诚,要求未来的消防指挥员和技术专家必须怀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忠”是内在的信仰和坚守,它决定了“为谁而战、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是激发使命感、责任感的源泉,为“勇”和“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二)“勇”字为魂:职业特质与精神气概

“勇”是消防救援职业最鲜明、最突出的特质。它远不止于简单的胆量和勇气,而是一种多层次、综合性的精神力量。其内涵包括:

  • 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面对熊熊烈火、滔天洪水、地震废墟等极端危险环境,消防救援人员必须具备逆险而行的胆魄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这种勇气源于对职责的忠诚,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利刃。
  • 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消防救援工作常常面临复杂多变、技术性强的挑战,需要指挥员和战斗员具备迎难而上、敢于负责的担当。在指挥决策、技术攻关、科学施救中,都需要“勇”的支撑。
  •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高强度的训练、连续作战的疲惫、心理承受的极限考验,都要求消防救援人员拥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韧性。这种“勇”体现在日常的刻苦磨砺和战时的持久坚持。

“勇”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以“忠”为根基,以“知”为依托的理性之勇、智慧之勇。它外化为果敢的行动,是履行使命的关键能力。

(三)“知行合一”为要:实践路径与成才之道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强调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学院将其作为校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其应用型、实战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 “知”是基础:要求学员系统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消防工程专业知识、应急救援技术以及指挥管理理论。这包括火灾科学、抢险救援技术、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广博而精深的学问。没有深厚的“知”,“行”就会陷入盲目和经验主义。
  • “行”是关键:消防救援是实践性极强的领域,所有的理论知识最终都要服务于实战。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装备操作、技能训练、模拟演练、实战化综合演练以及赴基层队站实习等方式,让学员在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锤炼过硬本领,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 “合一”是境界: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要求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战中的复杂问题,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创新战法技法,实现“知”与“行”的相互促进、循环上升。培养出的学员,既要成为“懂理论的技术专家”,也要成为“善实践的指挥人才”。

“忠勇兼备”明确了“培养什么人”的价值规格,“知行合一”则指明了“怎样培养人”的科学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二、 校训的历史溯源与演进历程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清晰的演进脉络。它深深烙印着中国消防体制改革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时代印记。

(一)历史根基:公安消防部队时期的优良传统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指挥系、消防工程系等相关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作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其人才培养始终贯穿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这一时期,虽然未正式提出“忠勇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但其精神内核已深深融入办学血脉。

  • 政治建校的鲜明底色:作为武警院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政治合格是首要标准,这为“忠”的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 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在无数次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战斗中,消防官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这为“勇”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注脚。
  • 注重实战的培养模式:院校教育始终强调与部队需求、战场环境对接,强调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知行合一”的雏形。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办学经验,成为后来校训提炼的重要历史源泉和文化基因。

(二)时代契机:改革转制与学院的新生

2018年,根据中央改革部署,公安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一历史性变革,对消防救援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年12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第一所专门的消防救援本科院校诞生。

转制后,队伍的身份变了,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的本质没有变;服装旗帜变了,但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宗旨没有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需要一个新的精神标识,来凝聚共识、引领发展。校训的提炼和确立,成为学院文化建设中的一项核心任务。这个过程:

  • 体现了继承性:充分吸收和继承了公安消防部队时期形成的忠诚、勇敢、重视实践等核心价值。
  • 突出了时代性:融入了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强调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 彰显了独特性:旨在形成区别于其他军事院校、普通高校的,独具消防救援特色的精神符号。

经过深入的研讨、广泛的征集和严谨的论证,“忠勇兼备、知行合一”最终被确立为学院的校训。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三)精神升华:融入“四句话方针”的宏阔背景

校训“忠勇兼备、知行合一”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建队方针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可以看作是对“四句话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和学理化表达。

  • “对党忠诚、竭诚为民”是“忠”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 “赴汤蹈火”是“勇”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
  • “纪律严明”则内在地包含了对法规、科学、技术的遵从,是“知”与“行”的纪律保障。

因此,校训的提出和践行,是将队伍的总体要求融入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具体举措,确保了人才培养方向与队伍建设方向的高度一致。


三、 校训的践行载体与育人功能

校训并非悬置于空中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载体和途径,渗透到学院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将“忠”的教育摆在首位,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忠诚、勇敢、奉献等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知行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构建了以消防指挥、消防工程、抢险救援等为核心,融合管理、信息、心理等多学科的课程体系,确保学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前沿性。
  • 教学方法改革: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想定作业、模拟推演、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在分析真实案例、解决复杂问题中实现“知”与“行”的互动。

(二)贯穿实践训练各环节

  • 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围绕灭火技术、救援技术、装备操作、体能心理等开展常态化、高强度训练,磨砺学员的“勇”气和实战技能。
  • 构建综合演练体系:定期组织跨专业、大规模、实战化的综合救援演练,模拟真实灾害场景,检验和提升学员的指挥决策、团队协作和临机处置能力,这是“知行合一”的最高体现。
  • 深化队站实习见习:安排学员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单位进行长时间实习,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跟班作业,向一线优秀指挥员学习,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三)浸润校园文化各方面

  • 环境育人:在校园内通过雕塑、文化石、标语等形式展示校训,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 仪式育人: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授衔仪式、重大纪念日活动等契机,强化校训的宣誓和传承,激发学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 榜样育人:邀请消防英雄模范、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讲述他们践行“忠勇兼备、知行合一”的感人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员成长。
  • 管理育人:实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学员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作风,这本身就是对“忠”的日常锤炼和对“行”的规范塑造。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浸润和滋养,“忠勇兼备、知行合一”从八个字,逐渐内化为学员的价值认同,外化为行为习惯,最终塑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消防救援英才。他们未来走向应急救援一线,将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校训的永恒价值。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校训,作为其精神图腾,必将在我国应急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持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和实践的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08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1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