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思政教育)

关于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综合评述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冰雪体育专门人才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冰雪体育专业特色与行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格局。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将其视为保障人才培养正确方向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学院不仅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建设,确保课程质量与实效,更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冰雪训练、赛事参与、校园文化以及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学院充分挖掘冰雪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规则意识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榜样引领、实践淬炼、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而言,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与办学定位相结合、与学生特点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为培养既具精湛冰雪运动技能又拥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体育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政治基础。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详细阐述
一、 指导思想与顶层设计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学院党委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

学院确立了以“冰雪特色思政”为品牌的育人理念,旨在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服务冰雪体育事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理念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院的专业特色、行业需求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连,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学院建立健全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明确了各级组织和人员的责任分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核心课程。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与改革,致力于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在课程内容上,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所有规定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于此同时呢,教师们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发展成就,特别是体育强国建设、冬奥精神等鲜活素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理论讲授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时代气息。

在教学模式上,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针对体育类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专题研讨、实践调研等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时,会结合中国冬奥健儿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进行深入剖析;在探讨“职业道德”时,会引入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真实案例进行讨论。

在师资队伍上,学院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定期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了解冰雪运动,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有效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 特色融合:“课程思政”与冰雪体育文化育人学院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绝非思政课的“独角戏”,而是所有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合唱”。
因此,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特别是冰雪体育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觉地将体育精神、职业道德、团队协作、遵纪守法、爱国主义等要素融入技能讲解和训练指导中。
例如,在滑雪教学中强调安全规则和自我保护意识,即是生命教育的体现;在冰球战术训练中强调团队配合和牺牲精神,即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在讲述运动项目发展史时,融入国家支持和民族自豪感的内容,即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学院极具特色地利用冰雪体育文化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冰雪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 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观看国际赛事、讲述中国冰雪运动从弱到强的奋斗史、学习冬奥冠军的先进事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争光的使命感。
  • 拼搏精神与意志品质培养: 冰雪运动训练艰苦,充满挑战。在日常高强度的训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锤炼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于拼搏、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品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化。
  • 规则意识与法治教育: 任何体育项目都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在规则范围内争取胜利,是运动员的基本素养。这一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 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 尤其是在团体项目中,如冰球、冰壶、队列滑等,胜利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协作和无私付出。这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和理解集体主义精神的真实场景。
学院通过建设冰雪文化展厅、举办冰雪文化节、组织冠军报告会等形式,系统性地营造浓厚的冰雪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熏陶和价值引导。
四、 实践育人:在实战演练中淬炼思想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的突出优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锤炼品格、奉献价值。

首先是专业实践。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场、比赛场上度过。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中。教练员和带队教师不仅负责技战术指导,更承担着思想引导的责任。在备战和参加各级各类赛事期间,进行集中的思想动员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赛风赛纪和心理素质,将赛场变为检验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实战舞台。

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实训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

  • 组建“冰雪运动推广”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中小学普及冰雪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 参与大型冰雪赛事(如哈尔滨冰雪节、各类国内国际冰雪赛事)的组织、服务和保障工作,在实战中提升专业能力、开阔眼界,并感受大型活动背后的国家组织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 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明确自身职业规划,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
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了“象牙塔”,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接受了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实现了知行合一。
五、 管理服务与环境育人学院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学生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

学生管理队伍(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实际困难。学院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成效地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工作。针对运动员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业与训练矛盾、伤病困扰、退役转型等特殊问题,学院建立了有效的关怀和帮扶机制,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感受到学院的温暖,从而增强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学院着力优化育人软环境。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宣传主流价值观、校园先进典型、冰雪体育动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严格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一个管理有序、氛围和谐、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六、 面临的挑战与持续改进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特有的挑战。
例如,学生长期在外训练、比赛,人员流动性大,难以集中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教育;体育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接受度需要进一步引导;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冲击较大,如何有效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一项持续性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学院正在并持续进行探索和改进:一是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在线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等,打破时空限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线、全覆盖。二是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体育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习惯,开发更多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三是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导的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持续优化的系统工程。它扎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沃土,绽放于冰雪体育的特色领域,通过坚实的主渠道建设、深入的特色融合、丰富的实践历练和温暖的管理服务,有效地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冰雪体育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114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6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