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吉林职院思政教育评)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体上呈现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学院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更承担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围绕这一核心,构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协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支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学院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特点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与职业操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办学治校的重中之重,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立足于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健全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将其摆在学院发展的核心位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全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完善的制度保障: 学院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课程思政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 科学的评价体系: 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纳入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测评机制,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导向。
  • 充足的资源投入: 学院在经费预算、师资配备、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改革、社会实践、师资培训等,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院大力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严格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系统性。
    于此同时呢,授课教师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国际国内形势热点、吉林省地方特色以及行业企业案例及时融入教学,使理论讲授更加鲜活、接地气。
  • 教学方法多元创新: 打破传统“满堂灌”模式,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智慧教室、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实践教学深化拓展: 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前往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现代化企业、新农村示范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三、 协同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深刻理解“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全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结合所授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例如,在工科类专业课程中强调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创新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在经管类专业中融入诚信经营、社会责任、法治观念;在医学类专业中突出生命至上、医者仁心、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
  • 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 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教学沙龙、示范课观摩等活动,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子,共同研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
  •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作为教学评价、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评选表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细致入微

学院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 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他们深入课堂、宿舍,通过谈心谈话、主题班会、网络互动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
  • 党团组织引领作用: 加强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严格发展党员和团员的标准和程序,发挥学生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党史知识竞赛等,强化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
  • 校园文化浸润熏陶: 精心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技能大赛、优秀校友报告会、人文素养讲座等活动,营造崇尚技能、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加强校训、校风、学风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心理健康教育与帮扶: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筛查和个体咨询,帮助学生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健全人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巩固壮大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学院主动进军网络阵地,积极构建清朗的网络育人空间。

  • 建设网络平台: 运营维护好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鼓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代表开设博客、短视频账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引导。
  • 创作网络文化产品: 组织师生创作微电影、动漫、H5、长图等网络文化产品,生动解读理论政策,讲述校园故事,展示技能风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信息,引导学生理性上网、文明用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错误思潮。


六、 特色与成效显现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 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责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风气持续向好,专业技能水平稳步提升。
  • 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三全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育人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氛围日益形成。校园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深入且不断发展的工程。它牢牢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契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未来,学院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02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95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