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大学哪一年成立建校的(广西大学建校年份)

关于广西大学成立建校年份的综合评述广西大学作为中国南方,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的基石与旗帜,其成立建校的年份是1928年。这一年份的确立,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时间点记录,而是深刻烙印着那个时代中国寻求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宏大背景,以及广西本土有识之士兴学强区的远见卓卓。回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内外交困的复杂时期,教育救国、实业兴邦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广西,主政者与地方精英深刻认识到,没有高等学府培养专门人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无从谈起。
因此,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广西大学的创办被提上日程,并于1928年正式诞生。这所大学的创立,标志着广西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结束了广西没有高等学府的历史,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开启了通往现代知识与科学的大门。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后来的几经迁徙、分合,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建与发展壮大,广西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其1928年的建校起点,不仅是一个时间坐标,更是一种精神的源头,承载着开拓、坚韧与求索的精神内核,为日后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理解1928年这个年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广西大学的历史纵深、文化积淀以及其在服务地方、贡献国家进程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与价值。

广西大学的创立背景与时代呼唤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国家并未就此走向安定与富强,反而陷入了军阀割据、列强环伺的动荡局面。内忧外患之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将目光投向了教育,他们认为,唯有通过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爱国情怀的新式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富强。“教育救国”思潮席卷全国,兴办新式学堂、创建大学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偏居祖国南疆的广西,也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主政广西的新桂系领导人,如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在稳定省内局势、推进各项建设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人才匮乏对地方发展的严重制约。广西资源丰富,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亟需各类专门人才来推动实业发展、改善民生、巩固国防。当时广西境内没有一所高等学府,有志深造的学子必须远赴北平、广州甚至海外,不仅成本高昂,且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本省发展的需求。这种人才短缺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广西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在“教育救国”的时代强音和广西本土发展的迫切需求双重驱动下,创办一所广西人自己的大学,便成为了当时广西军政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所大学被寄予厚望,它不仅要承担起培养人才、开启民智的重任,更被视为振兴广西、服务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其筹备工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紧锣密鼓地展开,最终水到渠成,于1928年迎来了它的诞生。

筹办过程与正式成立

广西大学的筹办过程,体现了当时广西当局的决心与效率。1927年冬,广西省政府正式决议创办广西大学,并成立了以省主席黄绍竑为首的筹备委员会。校址选定在梧州蝴蝶山。选择梧州,是考虑到其时梧州是广西最重要的通商口岸,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且易于吸纳广东等地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理念。

筹办工作千头万绪,包括校舍建设、经费筹措、师资延聘、学科设置等。在经费方面,省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拨款兴建的校舍颇具规模。在师资方面,筹备委员会着力从国内外延揽知名学者和专家。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1928年初,校舍初步建成,师资队伍也初步组建起来。

1928年10月,广西大学在梧州蝴蝶山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宣告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在当时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马君武博士担任。马君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民主革命家,他曾留学德国,获工学博士学位,学识渊博,且富有办学经验和管理才能。他的出任,为广西大学注入了深厚的学术基因和开放包容的办学精神。建校之初,广西大学设有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三个学院,开设了数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采矿冶金、农学等若干个系科,初步构建起了以实用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框架。开学之日,吸引了众多广西乃至邻省的青年学子前来报考,标志着广西高等教育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决策与筹备:1927年底省政府决议建校,成立筹备委员会,选址梧州。
  • 基础建设:在梧州蝴蝶山兴建校舍,为开学提供硬件保障。
  • 校长任命:聘请马君武博士为首任校长,奠定学术根基。
  • 学院设置:初设理、工、农三学院,注重实用学科的培养。
  • 正式开学:1928年10月,举行开学典礼,广西大学正式启航。

早期发展与波折变迁(1928-1949)

广西大学成立后,在马君武校长的悉心领导下,发展迅速,声誉鹊起。马校长秉持“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立校宗旨,倡导“勤恳朴诚”的校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广纳贤才,吸引了一批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广西大学的早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深受时局动荡的影响。1931年,因粤桂关系紧张,学校曾短暂停办。次年(1932年),在各方呼吁下,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办学,省主席黄旭初兼任校长。1936年,校本部迁至桂林良丰西林公园,并进行了院系调整,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学校发展成为包括文法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东部沿海高校纷纷内迁。桂林作为战时文化名城,汇聚了大批文化教育机构和知识分子。广西大学也利用这一时机,吸纳了不少来自沦陷区的知名教授,师资力量得到显著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空前活跃,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战争期间,学校虽几经搬迁,但始终坚持办学,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

抗战胜利后,广西大学迁回桂林。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已设有文、法、理、工、农、医等多个学院,成为一所学科较为齐全的国立大学,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整与发展(1949-199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1952年,国家为适应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次调整对广西大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调整中,广西大学的多个院系被剥离出去,独立建校或并入其他高校。

  • 农学院独立为广西农学院(后发展为广西农业大学)。
  • 工学院、理学院等部分系科被调整到华中、华南等地的兄弟院校。
  • 师范部分参与组建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
  • 文法学院等也被撤销或调整。

此次院系调整后,广西大学本身一度被撤销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综合性大学被拆分,形成了若干所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这种调整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国家工业化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西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实力和传统。

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国务院批准在南宁恢复重建广西大学。此后,广西大学在南宁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重建初期,学校面临诸多困难,但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逐步恢复和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学校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陆续增设了多个系科和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上仍以工科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春天。广西大学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开始逐步向多科性工业大学的方向发展。

迈向“211工程”与“双一流”的新征程(1990年代至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启动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大学的发展,决定集中力量支持广西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经过不懈努力,1997年,广西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9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院校。这标志着广西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的新阶段,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跻身“211工程”,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以来,广西大学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广西大学。这次合并意义重大,它使得广西大学重新成为一所集理、工、农、文、法、经、管、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弥补了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科结构不完整的遗憾,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了整体办学实力。

2017年,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这些里程碑事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区域对广西大学的高度认可和殷切期望,也为学校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今日的广西大学,坐落在绿城南宁美丽的相思湖畔,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学校秉承“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朝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其根脉,正源自1928年那个在民族救亡图存、地方励精图治的背景下毅然创立的历史起点。

从1928年在梧州蝴蝶山创校,到如今成为屹立于祖国南疆的学术重镇,广西大学走过的近百年历程,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经历了初创的艰辛、战争的磨难、调整的阵痛,也沐浴了改革的春风,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初心未曾改变,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栋梁之才的使命始终如一。1928年,作为这一切的开端,永远铭刻在广西大学的历史丰碑上,也深刻影响着它的现在与未来。这所由时代呼唤而生的大学,将继续在传承中创新,在砥砺中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18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