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校训,是“致远至恒,务学悟真”。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不仅承载着学院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也深刻反映了其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校训并非凭空产生,其诞生与天平学院自身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所依托的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的深厚底蕴紧密相连。天平学院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继承了苏州科技大学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传统,同时,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独立学院转型的新形势,亟需提炼出既能彰显自身特色,又能指引未来方向的核心理念。“致远至恒,务学悟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深思熟虑而确立的。它既强调了树立远大理想、秉持恒心毅力的重要性,又突出了潜心学问、探求真理的根本路径,将理想抱负与实干精神、知识学习与品格修养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解这一校训,不能脱离学院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区域定位,也不能忽视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因此,这则校训不仅是悬挂于校园的箴言,更是融入学院血脉的行动指南,其历史虽不古老,但其内涵却因与时代脉搏和学院实践的同频共振而历久弥新,持续激励着天平师生在求知与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文
一、校训的文本解读与内涵剖析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校训“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由两个并列的四字短语构成,结构工整,对仗考究,每一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和教育理念。

“致远至恒”侧重于志向、品格与意志力的锤炼。“致远”一词,可追溯至古典典籍,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指达到远大的目标、实现宏伟的抱负。对于天平学院而言,这首先要求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不局限于眼前得失,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局之中。对于学院本身,则意味着要追求卓越的办学境界,立志成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至恒”则强调了实现“致远”目标所必需的精神品质——恒心与毅力。“恒”是持之以恒,是坚韧不拔。学问之道、事业之成,绝非一蹴而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至恒”告诫师生,无论是学术探索还是个人修养,都必须具备水滴石穿的坚持和百折不挠的韧性,唯有如此,方能行稳致远。

“务学悟真”侧重于方法、路径与追求的明确。“务学”即致力于学习,潜心钻研学问。这里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的汲取,更包括实践技能的训练、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它倡导的是一种勤奋、严谨、扎实的学风,反对浮躁与功利。“悟真”是“务学”的升华与目的。“悟”是理解、领会、融会贯通;“真”既指客观规律、科学真理,也指事物的本质、为人的真谛。它要求学习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记忆,而要深入思考,把握内在规律,追求真理性的认识,进而明辨是非,涵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这八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以“致远”为方向,以“至恒”为动力,以“务学”为基础,以“悟真”为归宿。它清晰地指明了成才之路——胸怀大志且能坚持不懈,勤奋学习且能追求真理。这一校训充分体现了以下核心要义:

  •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致远”是理想层面的引领,“务学”是现实层面的行动,二者结合,避免了空想与蛮干。
  • 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至恒”强调过程的坚持,“悟真”注重结果的获得,突出了过程的重要性。
  • 知识与品格的统一: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格外重视恒心、毅力、求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一脉相承,也与现代高等教育强调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尤其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既要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又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双重要求。


二、校训确立的历史背景与渊源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校训的确立,并非孤立的文化事件,而是深深植根于其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母体学校的文化基因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

校训的诞生与天平学院的创建和初期发展密切相关。天平学院成立于新世纪之初,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和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探索下的产物。建院之初,学院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作为一所依托苏州科技大学(当时为苏州科技学院)优质教育资源举办的独立学院,它既需要传承母体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又需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塑造自身的独特身份与品牌形象。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提炼工作被提上日程。这一时期,学院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校训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地处吴文化腹地、经济发达地区的特点,开始了校训的征集与研讨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套能够凝聚师生共识、引领学院发展的价值理念体系。

校训深受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自身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注重实践、服务行业”的办学传统。苏科大的校训“致远至恒,务学悟真”是在两校合并后,为整合文化、确立新校精神而制定的。当天平学院需要确立自己的校训时,直接继承了母体学校的这一核心表述。这种继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基于血脉相连的天然合理性。它保证了天平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一个高起点、高认同度的精神旗帜,有利于文化的快速凝聚和师生的归属感形成。
于此同时呢,这种继承也体现了母体学校对天平学院在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上的深刻影响与期望,使得两校在精神层面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校训反映了中国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期的内在要求。在天平学院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独立学院普遍面临着转设发展的政策要求与历史机遇。在这一关键转型期,学院更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精神内核来凝聚人心、指引方向。“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校训,其中蕴含的“持之以恒”、“务实求真”的精神,恰恰为学院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它鼓励学院在转型中不忘育人初心,在改革中坚持质量之本,这对于保障学院的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天平学院校训的历史,是一部从创立初期的文化寻根与身份建构,到成长过程中对母体学校文化的吸收与内化,再到转型关键期坚守价值引领的演进史。它虽无百年老校校训的漫长岁月沉淀,但其产生与发展却紧密贴合了中国高等教育特定发展阶段的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三、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结合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并非将校训仅视为墙上的标语,而是努力将其精神内核渗透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和校园风尚。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院紧紧围绕“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直接体现了校训的精神:

  •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对应了“务学”的要求,强调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和扎实掌握。
  • “实践能力强”是“悟真”的延伸,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领悟真知。
  • “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则是“致远”抱负的体现,要求学生不只做技能型工匠,更要追求全面发展和突破创新。
  • 而整个培养过程,无疑需要师生共同付出“至恒”的努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落实校训:

  • 强化学风建设: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竞赛,营造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务学”氛围。鼓励学生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
  • 突出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这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悟”于实践的重要平台,使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
  • 注重人文素养与职业规划教育: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职业生涯指导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致远”),并帮助他们规划实现路径,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至恒”)。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训是灵魂所在。学院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重要仪式反复宣讲校训内涵;将校训置于校园醒目位置,使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组织开展以校训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榜样评选等活动,让校训从文字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
例如,表彰在学术上刻苦钻研、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志愿服务中默默奉献的师生典型,就是对“务学悟真”、“至恒”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在学院发展战略层面,“致远至恒”体现为学院对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和不懈追求。无论是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校园设施的改善,学院都展现出追求卓越、持之以恒的定力。而“务学悟真”则体现为学院尊重教育规律,坚持内涵发展,脚踏实地提升办学质量的务实作风。在面对转设等重大挑战时,校训所倡导的坚定、求真精神,为学院稳定人心、凝聚力量、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

由此可见,“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校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本意义,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实践、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成为驱动天平学院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力。


四、校训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在当今快速变化、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校训“致远至恒,务学悟真”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展现出愈发重要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对于学生个体成长而言,校训提供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指南。在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今天,浅尝辄止、浮躁功利的学习态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校训强调的“务学悟真”,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沉潜下来,掌握深度学习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而面对未来职业道路上必然存在的坎坷与不确定性,“致远至恒”所蕴含的远大志向和坚韧品格,将成为学生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鼓励学生不仅关注个人职业成功,更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树立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崇高追求。

对于学院自身发展而言,校训是其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的根本。当前,高校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内涵与特色的竞争。天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必须坚定不移地践行校训精神。“务学悟真”要求学院必须牢牢抓住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扎扎实实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致远至恒”则激励学院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耐心,不跟风、不摇摆,持之以恒地围绕既定目标积累优势、打造品牌。特别是在独立学院转设完成后,学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校训所代表的稳定价值体系,对于凝聚新的共识、开启新的征程至关重要。

对于社会价值引领而言,校训也贡献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致远至恒,务学悟真”所倡导的理想信念、坚持精神、务实态度和求真意识,正是当今社会所亟需的优良品质。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践行此校训的毕业生,学院将他们所承载的这种精神扩散到各行各业,从而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净化与提升作用。它反对急功近利,倡导长期主义;反对浮夸虚伪,倡导脚踏实地。这对于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知识、崇尚实干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校训,是其历史传承、办学理念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它根植于学院特定的发展历程,融合了母体学校的文化基因,回应了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并非静止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价值引导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学院的办学行为、师生的精神风貌,并持续焕发着指引个人成才、促进学院进步、服务社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在未来的岁月里,这八字箴言将继续作为天平学院的精神标识,见证并推动着学院在培养栋梁之材、探索教育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737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