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贵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贵大思政教育如何)

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格局。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贵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工作体系和保障体系。在理论教学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辅导员队伍等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于此同时呢,学校注重挖掘和利用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总体而言,贵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正确、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当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其工作也在持续探索和改进之中,以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

贵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工作植根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地域特色,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育人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关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更着力于将其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实践。

猜你喜欢

健全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学校党委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定期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和高效运行,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贵州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将其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进行打造。

  • 课程体系完善: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全部必修课程,并开设了一系列相关的选修课程,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 教学改革深化:积极推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广泛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 师资队伍强化: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竞赛等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除了课堂主渠道,贵州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 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配备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深入班级、宿舍,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个性化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班主任则由专业教师担任,侧重学业发展和专业思想教育。
  • 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课、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加强学生党员和团员的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 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具有贵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溪山论坛”、“传统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了解国情、省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特色资源融入与品牌打造

贵州大学充分利用所在地域独特的文化资源,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 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产。学校组织学生前往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和主题党团日活动,让学生在追寻革命足迹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 民族文化的融合: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支持学生民族文化社团活动等方式,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定位,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服务地方绿色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贵州大学主动进军网络新媒体领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 平台建设:建设和运营好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网等平台,同时鼓励各学院、各部门以及辅导员、优秀教师开设个人或工作室新媒体账号,形成新媒体矩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播正能量。
  • 内容创新:创作生产一批贴近学生、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网络文化产品,如微视频、动漫、H5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理论、解读政策、讲述故事,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 网络素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信息,提高辨别是非、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文明上网、依法用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保障与支撑体系

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贵州大学在制度、经费、队伍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 经费投入: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并保持稳定增长,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表彰奖励等,为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 评价激励: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定期评选表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投身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贵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它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将系统的理论教育、深入的实践体验、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现代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这项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乎为西部地区乃至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战略目标。展望未来,贵州大学将继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更好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8117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799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