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校训及历史)

综合评述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是“笃学、崇德、躬行、创新”这八个字。这并非一组随意堆砌的华丽辞藻,而是学院在其特定发展历程中,凝聚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与育人导向的精神结晶,是其灵魂与身份的集中体现。校训的确立,深深植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回应了国家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从其内涵来看,“笃学”与“崇德”承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与“立德”的核心要义,强调为学与为人的统一,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所在;而“躬行”与“创新”则极具职业教育特色,直面实践与应用,指向学生在掌握扎实技能基础上的开拓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这八个字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行动,从知识继承到能力创造,完整勾勒出一名优秀现代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画像。理解其历史渊源与深刻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学院的办学初心与发展脉络,更能为在校师生乃至社会各界提供一把解读其教育实践、评估其育人成果的关键钥匙。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渊源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河北省一所专注于培养工程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笃学、崇德、躬行、创新”如同一面精神旗帜,引领着学院的发展方向,塑造着学院的文化气质。这八个字,简洁而深刻,既有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有对现代职业教育使命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更是学院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校训的文本解读与核心内涵

校训的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和教育理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

  • 笃学:奠定成才之基

“笃学”二字,源远流长。“笃”意为忠实、专
一、坚实,“学”则指学问、学习。“笃学”即要求学习者要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态度去探求知识、钻研学问。在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语境下,“笃学”具有双重指向:其一,是对于学生而言,它强调的是一种勤勉踏实的学习风气。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走向的是技术技能岗位,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技能提升的基石。没有“笃学”的精神,就无法深入理解技术原理,更谈不上熟练运用和创新发展。学院通过严谨的教学安排、丰富的图书馆藏、良好的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克服浮躁,沉下心来,将专业知识学深、学透、学扎实。其二,“笃学”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才能胜任培养现代职业人才的重任。
因此,“笃学”是整个学院学术氛围的基石,是质量立校的根本保障。

  • 崇德:塑造立身之本

“崇德”即推崇德行,崇尚道德。这是中华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崇德”在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中,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它明确指出了学院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教育不仅是传授谋生技能的培训,更是全面育人的过程。一个技术精湛但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人,不仅难以在职业生涯中行稳致远,甚至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
因此,“崇德”内涵丰富:

  • 它包含职业道德教育,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工匠精神。
  • 它包含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关爱他人、乐于奉献。
  • 它包含个人品德修养,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谦虚谨慎的品格。

学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崇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旨在培养出技术过硬、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和优秀职业人。

  • 躬行:架设知行合一之桥

“躬行”意为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它直接体现了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实践性。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实践对于真知掌握的重要性。对于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这样一所职业院校来说,“躬行”是其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校训中将“躬行”置于“笃学”与“崇德”之后,逻辑上清晰地表明:所学之知识、所养之品德,最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和升华。

“躬行”在学院的具体体现是多方面的:

  • 教学模式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 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调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
  • 人才培养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躬行”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一跃,它确保了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 创新:注入持续发展之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创新同样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将“创新”纳入校训,体现了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前瞻性眼光。它意味着学院不满足于仅仅培养能熟练操作现有技术的“工匠”,更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技术变革、推动工艺改进、甚至参与技术革新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创新”的内涵包括:

  • 技术创新:鼓励学生在掌握常规技能的基础上,敢于探索新方法、新工艺,解决技术难题。
  • 思维创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不墨守成规,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 创业意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其市场洞察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迭代加速,产业升级频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劳动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创新”为“笃学、崇德、躬行”注入了面向未来的活力,是校训精神的时代升华。

“笃学、崇德、躬行、创新”这四个词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逐级提升的逻辑链:“笃学”是基础,是知识技能的输入;“崇德”是导向,是人格价值的塑造;“躬行”是途径,是知识能力的转化;“创新”是目标,是能力层次的飞跃。它们共同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背景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形成与确立,深深烙印着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印记,也与学院自身的成长历程紧密相连。

  • 时代背景: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与内涵的深化

学院创办及快速发展时期,正值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家层面连续出台政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明确其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地位。这一宏观背景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不能简单模仿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校训作为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需要鲜明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属性。
因此,“躬行”(强调实践)和“创新”(应对时代变化)这两个词,强烈地呼应了这一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校训的确定,可以看作是学院对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积极回应和本土化诠释。

  • 学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在从初创到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凝聚人心、形成特色、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问题。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投入,更需要软实力——校园文化的支撑。校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学院发展的某个关键阶段(通常是在经过初期积累,进入规范发展和内涵提升阶段时),总结和提炼一个能够获得师生广泛认同、并能指引未来方向的校训,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学院的前身可能侧重于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工程专业领域的培训,随着规模扩大、专业拓展,成为综合性职业院校后,原有的、可能较为具体的训诫已无法涵盖新的办学格局。
因此,需要一个更具包容性、前瞻性和精神感召力的校训来统一思想。“笃学、崇德”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价值,奠定了育人的共性基础;“躬行、创新”则精准切中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时代要求,突出了学院的个性特色。这一校训的最终确立,是学院领导、师生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凝聚共识的过程,它标志着学院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的自觉追求。

  • 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校训的措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对传统教育智慧的继承与发扬。“笃学”可见于《论语》等典籍,“崇德”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躬行”也与“知行合一”的哲学传统一脉相承。这表明学院重视文化传承,意识到培养人才必须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于此同时呢,校训又并非泥古不化,而是赋予了这些传统词汇以新的时代内涵。
例如,“学”的内容已不仅是经史子集,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德”的标准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职业道德要求;“行”的重点在于现代产业环境下的技术实践;“新”则直接指向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融合使得校训既保持了文化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现代的活力,易于被不同时代的师生理解和接受。

尽管我们无法精确追溯校训确定的具体年份和每一次讨论的细节,但可以合理推断,其形成过程必然经历了对学院过去实践的总结、对当下职业教育形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它最终以凝练的文字固定下来,成为学院章程或重要文件中的正式表述,并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环境布置、宣传材料等渠道,反复向师生宣贯,逐渐内化为学院的文化基因。


三、校训的实践体现与育人功能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其践行。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将“笃学、崇德、躬行、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了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从墙上、纸上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的教育实践和可感知的育人成果。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围绕“笃学”,学院着力构建良好的教风学风。
例如,严格教学管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办技能竞赛、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围绕“崇德”,构建“大思政”格局,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开展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榜样评选等活动,强化道德体验和情感认同。围绕“躬行”,核心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聘请企业导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确保实践教学不断线。围绕“创新”,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或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工作室,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专业教学。

  •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院会通过视觉系统(如将校训镌刻在标志性建筑上、印在宣传品上)、听觉系统(如校歌中体现校训精神)、行为系统(如开学毕业仪式上朗诵校训)等多种方式,使校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组织开展以校训内涵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笃学”读书节、“崇德”模范报告会、“躬行”技能大赛、“创新”科技节等,让师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和体验校训精神。校训由此成为连接师生情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 在人才培养成果上的体现

校训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上。秉承“笃学、崇德、躬行、创新”校训的毕业生,理论上应具备以下特质: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笃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信赖(崇德);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能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躬行);具有一定的革新意识和发展潜力,不满足于现状,能够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贡献智慧(创新)。学院的社会声誉和校友的发展状况,是对校训育人功能最直接的检验。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笃学、崇德、躬行、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富有时代感和职业特色的思想体系。它根植于学院的发展历史,回应了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指引着学院的育人实践。这八个字,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工程职院人:要勤奋学习,锤炼品德,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它不仅塑造着学院的今天,也必将照亮学院迈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6029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26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