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银川的技术学校(银川技术培训学院)

银川技术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目前开设28个高职专业,与区内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通过“理论+实践+认证”的教学模式,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概况与核心数据

指标类别 具体内容
创办时间 2003年(前身为银川市技工学校)
办学性质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占地面积 主校区860亩,金凤校区320亩
在校生规模 12,450人(2023年数据)
教职工总数 680人(含企业兼职教师120人)

专业设置与就业竞争力对比

专业大类 重点专业数量 合作企业案例 平均就业起薪(元/月)
装备制造 4个(含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共享集团、宁夏小巨人机床 4800-6200
电子信息 3个(含物联网、大数据技术) 华为技术宁夏分公司、中电科 5500-7000
现代服务 2个(含电子商务、智慧养老) 京东西北物流中心、宁夏旅游集团 4200-5800

实训资源与行业认证优势

项目类型 数量/覆盖率 认证机构级别 学生获证比例
校内实训基地 18个(含智能工厂模拟车间) 国家级2个、省级4个 91%
企业订单班 每年12-15个班级 联合西门子、施耐德等外企 85%实现定向就业
职业资格认证 覆盖25种证书 人社部、工信部权威认证 78%毕业生持双证毕业

学院的教学体系紧密围绕“技能+学历+素养”三维目标展开。例如,机电工程系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采用“理论周+实践周”交替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专业群与华为共建ICT学院,课程内容每季度根据技术更新迭代。在学生管理方面,推行“企业导师+校内辅导员”双轨制,企业导师由合作单位技术骨干担任,负责实操指导与职业规划。

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从宁夏“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布局来看,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需求匹配度较高。例如:

  • 新能源领域:设立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对接宁夏宝丰、隆基硅等千亿级产业链;
  • 数字经济方向:大数据与云计算专业毕业生供给量占全区相关岗位新增需求的73%;
  • 文旅融合特色:开设非遗技艺传承班,与西夏区文化产业园形成人才联动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学院近年加大了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投入。2022年新增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与苏州博众精工共建西部首个“工业视觉检测实验室”;同年改造传统焊接专业为“智能焊接技术”,引入AR辅助教学系统,使该专业报考人数同比增长40%。

挑战与优化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待改进领域:

问题维度 具体表现 改进措施
师资结构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32%,企业专家授课频次不足 实施“教授工程”,计划三年内引进50名行业领军人才
科研能力 纵向课题数量较少,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筹建校企联合创新中心,重点突破枸杞深加工设备研发等区域课题
国际化水平 留学生规模不足百人,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覆盖率低 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中阿数字技能培训基地

总体而言,银川技术培训学院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实效,更为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挑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990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03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