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兰州市中专学校(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原兰州市中专学校)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文化艺术等七大专业群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超3.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特别是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学校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7800万元,建有西北地区首个“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兰州新区签约共建“丝路工匠”培训中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3%,拥有省级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7项。作为兰州市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其“1+X”证书制度试点覆盖12个专业,与兰州佛慈制药、甘肃机电院等4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教学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兰州市第一职业中学,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8年更名为现名。办学定位聚焦“三个转变”:从单一技能培训向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转变,从传统工科主导向“新工科+现代服务”双轮驱动转变,从区域性职校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技能人才输出基地转变。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标志性成果
初创期(1984-2001)设立机械加工、财会两个专业获省级重点职校称号
扩张期(2002-2015)新增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专业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
转型期(2016-至今)引入工业机器人、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双优计划”建设单位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主体专业+新兴专业+特色方向”的三维课程体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中餐烹饪被列为省级骨干专业。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智能制造大类专业报考人数同比增长28%,现代服务类专业占比提升至35%。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运维、3D打印技术CAD机械设计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兰州机床厂、甘肃蓝天救援装备公司
数字技术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基础、网络安全攻防计算机操作员四级、网络管理员华为技术甘肃分公司、兰州软件园
现代服务新媒体营销、物流管理实务、茶艺与茶文化电子商务师三级、物流管理师京东西北物流中心、兰州牛肉面产业协会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百工程”(百名企业技师进课堂、百名教师下企业),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占比41%。2022年生师比达15:1,优于全省中职校平均水平。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理论教学团队12466.7%开发省级精品课程9门
实训指导团队6233.3%获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奖14项
企业兼职教师5831.2%参与制定企业培训标准12项

四、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兰州新区管委会共建“技能人才储备库”,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三大产业。重点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1.5%,薪酬水平较五年前提升42%。

  • 就业领域分布:先进制造业占43%,现代服务业占37%,信息技术产业占12%,其他行业占8%
  • 岗位晋升情况:入职两年内晋升班组长及以上职务的学生占比达29%
  • 创业支持成效:近三届毕业生创办实体企业56家,存活率超8成

五、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承接“春潮行动”等政府项目23项。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技术学院共建“鲁班工坊”,输出智能控制、唐卡绘制等6个标准化课程包,累计培养国际学员147人。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在榆中县、永登县设立“流动实训车”,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教授果蔬贮藏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技能,助力2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作为西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认证、拓展国际交流,已形成可复制的“技能型社会”建设经验。其发展路径不仅为西部地区职教改革提供参照,更通过“技能扶贫”“文化传承”等特色实践,彰显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421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