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汽修职业技术学校昭觉寺校区(成都汽修职校昭觉寺)

成都汽修职业技术学校昭觉寺校区作为该校核心教学基地之一,依托区域产业优势与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了以汽车维修技术为核心的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校区地处成都市北门交通枢纽昭觉寺片区,占地约80亩,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企业联合实验室及标准化体育场等设施,形成“产教融合+技能实训”的特色办学模式。近年来,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与一汽丰田等企业共建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在四川省中职院校中位居前列。校区不仅承担基础教学任务,更通过“大师工作室”“技能竞赛训练营”等项目,推动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战能力转化,形成“教学-实践-认证-就业”闭环生态。

成	都汽修职业技术学校昭觉寺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分析

昭觉寺校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青龙场致顺路,毗邻蓉都大道与三环路交汇处,周边分布多个汽车产业园区及二手车交易市场。校区半径5公里内覆盖地铁3号线昭觉寺南路站、公交昭觉横路站等12条公交线路,形成“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的立体通勤体系。

对比维度昭觉寺校区龙泉校区行业平均水平
日均通勤时间25分钟(地铁直达)40分钟(班车接驳)35分钟
周边产业匹配度汽车后市场集聚区整车制造基地分散布局
校企合作半径3公里(含5家4S店)10公里(含2家主机厂)8公里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校区设置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7个主干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前两年完成机械制图、发动机原理等公共平台课程,第三年进入新能源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编程等专业模块学习。

课程类型传统燃油车方向新能源车方向智能网联方向
核心课程占比60%30%10%
实训设备价值800万元(含举升机等)1200万元(含电池检测系统)500万元(含雷达模拟装置)
企业定制课程数3门(奔驰保养规范)5门(比亚迪高压系统)2门(华为MDC开发)

三、师资队伍结构特征

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包含12名企业高级技师兼任产业教授。职称结构呈现“橄榄型”分布,副高以上职称占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逐年提升至42%。实施“青蓝工程”师徒制,每年选派20名教师赴德日研修AHK认证课程。

师资指标昭觉寺校区省级示范校均值全国中职校TOP10%
师生比1:181:221:16
企业经历教师占比65%52%75%
教科研项目年均量23项15项30项

四、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校区建有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下设8个专项实训室。其中新能源汽车实训室配备特斯拉Model S解剖车、动力电池检测台等设备,智能网联实训室集成5G-V2X测试系统。实训工位与学生配比达到1:3,高于国家中职校1:5的标准。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厂中校+校中厂”双轨模式,与奥迪、蔚来等企业共建4个校内实训基地。推行“1.5+1.5”分段培养,即一年半在校学习、一年半企业轮岗。近三年产生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员436人,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

六、学生发展质量评估

近五年毕业生获取“1+X”证书比例达92%,包括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网联检测等紧缺证书。升学渠道方面,对口单招本科录取率从15%提升至28%,合作高校涵盖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双高计划”院校。

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打造“车轮上的思政”品牌,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汽车装配实训。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开展故障诊断大赛、改装车创意赛等活动。建立“校友导师制”,邀请优秀毕业生担任职业规划辅导员,形成“入学-成长-就业”全周期引导体系。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应对

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加速,校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电池梯次利用研发中心。针对师资结构老化问题,启动“雏鹰计划”引进20名青年博士。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部署AR远程实训系统,实现与企业工程师实时互动教学。

该校区通过精准定位区域汽车产业链需求,构建了“技术赋能+产教共生”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其“双元制”本土化改造经验、实训设备迭代机制以及师资动态优化方案,为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样本。随着智能汽车产业升级窗口期的到来,校区正加速向“技术技能创新中心”转型,持续巩固西南地区汽车职教标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47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68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