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叙永帮扶技校(叙永职教帮扶)

叙永帮扶技校(叙永职教帮扶)

叙永帮扶技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扶贫的重要实践载体,自2018年启动以来,通过整合政府资源、企业力量和社会资本,构建了"技能培训+就业引导+产业联动"的育人体系。该校以叙永县及周边脱贫地区适龄青年为主要培养对象,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贴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形成"短期技能培训+中长期学历教育"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技能人才超4300人,就业率达91.7%,其中县域内就业占比68.3%,有效支撑了当地特色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

叙	永帮扶技校

政策支持体系

学校建设纳入《乌蒙山片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21-2025)》,获中央财政专项补助1.2亿元,省级配套资金8000万元。实施"三免两补"政策:免除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发放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建立"培训券"制度,贫困家庭学员可跨区域选择培训项目,2023年培训券使用率达94.6%。

政策类型覆盖范围执行效果
财政直补全体在校生人均年补助2.4万元
企业定向资助订单班学员覆盖63%毕业生
技能认证补贴取证学员通过率提升至89%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产业需求-专业设置"联动模型,每季度采集县域用工数据,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技能缺口。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智慧农业装备操作等5个前沿专业,停招传统缝纫工艺专业。专业迭代周期缩短至18个月,与四川省重点产业匹配度达82%。

专业类别开设比例对口就业率
先进制造38%94.2%
现代服务27%88.5%
农业农村25%81.3%

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60天企业实践。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占比达41%。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开发校本教材17套。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数量较2019年增长320%。

产教融合模式

与泸州老窖、郎酒集团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设备价值超6000万元。推行"1.5+1.5"分段培养制,前1.5年在校学习,后1.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2023年校企联合研发技术攻关项目9项,产生经济效益1200万元。

合作模式参与企业人才培养
订单培养12家规上企业年输送500+人才
设备共享3个产业园区实训工位增加300个
技术研发5所高校转化成果7项

就业质量追踪

建立毕业生"五年跟踪"数据库,2018届学员平均晋升管理岗位时间较普通中专生缩短2.3年。2023年毕业生起薪达4500元/月,较县域平均水平高28%。就业稳定性指数0.78,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资金使用效率

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绩效奖励"机制,将40%财政资金转为绩效考核拨款。引入第三方审计显示,生均培养成本下降18%的同时,技能证书获取量提升27%。2023年获得省级财政绩效评价A级评定。

社会效益评估

带动县域居民储蓄率提升5.2个百分点,青年外出务工比例从67%降至49%。每万元教育投入带动家庭年收入增长2.3万元,形成"技能提升-就业增收-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挑战

面临产业升级加速与教学迭代滞后矛盾,高端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1500万元/年。县域生源减少趋势明显,2023年招生半径已扩展至周边5个区县。需加强与东部职教集团的战略协作,探索"云上实训"等新型培养方式。

通过构建"政策牵引-产教协同-动态优化"的生态系统,叙永帮扶技校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耦合。其经验表明,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强化质量追踪体系是技能扶贫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转型、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突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持久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