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卫生学校简阳老校区(川卫校简阳旧址)

四川省卫生学校简阳老校区(川卫校简阳旧址)

四川省卫生学校简阳老校区作为该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数十年医学教育的历史积淀。该校区始建于1958年,原为四川省卫生厅直属中等专业学校的核心教学基地,2000年前后因高校合并与校区调整,逐步转型为继续教育与实训基地。校区占地规模约8.6公顷,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基础建筑12栋,其中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红楼"仍作为行政办公场所使用。

四	川省卫生学校简阳老校区

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老校区现配备基础医学实验室28间、护理实训室16间,拥有CT模拟教学系统、静脉穿刺训练仪等专业设备800余台(套)。师资队伍由35名专职教师组成,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2%,双师型教师达65%。近年来年均开展基层医疗人员培训项目12-15个,累计培训学员超3000人次,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并行的办学特色。

地理区位上,校区位于简阳市沱江新区核心地段,距成都市区78公里,周边分布简阳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6家三级医疗机构,为临床教学提供便利。但受限于场地规模,校区自2016年起已停止全日制普通中专招生,当前主要承担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及校史文化传承功能。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时间阶段办学性质在校生规模核心功能
1958-1999年全日制普通中专800-1200人主体教学校区
2000-2015年中高职衔接培养600-800人过渡期教学
2016年至今继续教育/培训300-500人技能培训基地

基础设施配置对比

项目简阳老校区成都新校区行业平均水平
占地面积(公顷)8.642.328.7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120068004500
信息化教室比例30%100%75%

师资结构特征

职称类别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占比42%38%20%
平均教龄18年12年6年
临床实践经历全部具备80%具备60%具备

人才培养模式演变

在全日制教育阶段,校区采用"2+1"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第三年进入合作医院顶岗实习。2010年后转向"模块化教学",设置护理技术、药学服务、医学影像三大模块,实行学分制管理。当前继续教育项目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混合模式,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包12个,覆盖心肺复苏、静脉穿刺等核心技能训练。

区域医疗资源联动

与简阳市医疗单位建立"三位一体"协作机制:

  • 教学医院轮转:每年安排200名学员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完成临床见习
  • 专家工作站:聘请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8人担任兼职导师
  • 设备共享:与简阳疾控中心共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文化传承与特色保留

校区完整保留建校初期的解剖学标本馆,收藏珍贵教学标本300余件。校史陈列室通过1200张老照片、80件医疗器械展现办学历程。特色建筑"红楼"经抗震加固后,既作为行政办公场所,也承担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其阶梯教室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

改造升级面临的挑战

  • 空间局限:现有建筑密度达45%,扩建空间不足
  • 设施老化:给排水系统更新率仅30%
  • 专业匹配:护理实训室占比70%,缺乏康复治疗等新型实训场地
  • 资金压力:近三年年均维护费用超400万元

未来发展定位建议

基于现状分析,建议实施"三个转变"战略:

  • 功能定位转变: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教育培训+文化传承"双核驱动
  • 服务方向转变:聚焦基层医疗人员能力提升,开发乡村医生定向培训项目
  • 资源整合转变:与简阳市共建"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实现政校资源共享

四川省卫生学校简阳老校区在完成历史使命的同时,正通过功能重构焕发新的生命力。其发展路径既体现了职业教育适应性调整的典型特征,也为同类院校老旧校区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在医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保护性利用与现代化改造,将是该校区持续发展需要破解的关键命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