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川文传崇州)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川文传崇州)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是四川省内聚焦文化传媒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崇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新兴文创产业资源,构建了“产教融合、学创一体”的办学特色。校区占地约600亩,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多个省级实训基地,开设影视传媒、数字艺术、文化旅游等特色专业群,形成“教学-实践-产业”闭环生态。其区位优势显著,毗邻街子古镇、元通古镇等文化地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田野教学资源;同时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紧密联动,承接省会文创产业溢出效应。校区以“技术+艺术”双轮驱动,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成为西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输送的重要枢纽。

四	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崇州校区位于成都市西部崇州市主城区,地处成温邛发展走廊核心节点。校区东距成都市区25公里,西接大邑县,北邻都江堰市,形成“半小时成都经济圈”区位优势。

区位特征 具体表现 教学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 街子古镇、元通古镇、罨画池博物馆等 提供传统建筑测绘、非遗文化调研等实践场景
产业集聚效应 捷普科技、康泰塑胶等规上企业超100家 支撑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跨学科项目合作
交通网络 成温邛高速/川藏铁路(规划)/30分钟地铁接驳 保障成都校区师资流动与学生实习通勤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校区构建“文化+科技”双主线专业集群,形成影视制作、数字媒体、文旅服务三大专业矩阵。

专业群 核心专业 特色课程
影视制作群 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 无人机航拍实训、4K超清剪辑工坊
数字媒体群 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应用 Unity游戏开发、AR文旅项目设计
文旅服务群 研学旅行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 古镇活化方案设计、非遗IP开发实务

三、师资结构与产学研协同

校区实施“双师双能”引育计划,构建“企业导师+高校教授”联合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占比 代表性项目
行业专家 35% 湖南卫视导演工作室、腾讯游戏美术团队
博士学历教师 28% 故宫博物院文化数字化研究、三星堆VR复原项目
企业兼职导师 22% 完美世界游戏测试、峨眉电影制片厂实训指导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平台

校区投入1.2亿元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形成“前店后校”式实训体系。

  • 影视实训中心:配备4K/8K超高清演播厅、杜比全景声混音棚
  • 数字工坊:拥有动作捕捉系统、3D打印实验室、虚幻引擎实训室
  • 文旅创新基地:沉浸式XR剧场、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智慧景区模拟系统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呈现“高对口率、广辐射面”特征,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就业方向 2023届占比 代表单位
文化传媒企业 58% 抖音西南运营中心、腾讯企鹅岛
政府文旅部门 17% 成都文旅集团、都江堰景区管委会
自主创业 12% 短视频MCN机构、手作文创品牌

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校区深度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形成校地共生发展模式。

  • 承担崇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完成23项传统技艺三维建模
  • 年均开展社区美育培训超2000人次,覆盖蜀绣、竹编等技艺传承
  • 与街子古镇共建“沉浸式文旅实验室”,孵化《灌县往事》实景演出项目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通过“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拓展国际化育人路径。

合作项目 外方院校 成果形式
数字媒体硕士联合培养 泰国诗纳卡琳威洛大学 学分互认、双学位证书
影视特效师资研修 美国纽约电影学院 暑期大师工作坊、联合创作项目
非遗创新设计交换生 日本京都艺术大学 唐卡与浮世绘跨界创作展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新媒体技术迭代加速,校区启动“三个转型”改革计划:

  • 专业结构转型:增设直播电商运营、元宇宙场景设计等前沿方向
  • 教学模式转型:推行“项目制学习+职业资格认证”双轨制培养
  • 服务面向转型:建设川渝数字文创人才共享平台,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通过精准定位区域需求,构建了“文化为魂、技术为骨”的特色办学体系。其将传统文脉与现代传媒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不仅为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更探索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范式。随着“十四五”期间新基建的推进,校区在虚拟制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赛道的提前布局,有望形成更具全国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模式,持续赋能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