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中江县职中学校(中江职中)

中江县职中学校(中江职中)

中江县职业中学(以下简称“中江职中”)作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位于中江县城南片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等12个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训体系建设,逐步构建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本地企业对口就业占比超过70%,成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中	江县职中学校

中江职中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布局紧密对接中江县“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双主业产业规划,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凯州新城智能终端产业园形成深度联动;二是实训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拥有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平台;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并建立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指导机制。然而,学校仍面临县域经济承载力有限、高端设备更新滞后、省外优质资源引入不足等挑战,需进一步突破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适配性分析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与区域经济匹配度

中江职中专业设置始终围绕中江县“工业强县、农业固本”战略定位,重点覆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农业三大领域。通过对比近五年专业招生数据与县域产业人才需求,可清晰观察其适配逻辑:

年份 新增专业 停招专业 县域对应产业增长率
2018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服装设计与工艺 通用航空产业增长25%
2020 新能源汽车维修 文秘(合并至计算机应用) 汽车制造业增长40%
2022 直播电商服务 畜牧兽医(细分方向保留) 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60%

数据显示,学校专业调整与县域新兴产业增速高度关联。例如2022年新增的直播电商专业,直接服务于中江丹参、觉慧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优势专业如机械加工仍保持40%以上的生源占比,凸显制造业基础人才需求的持续性。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

中江职中通过“校企双聘、内外培优”策略优化师资结构,具体数据对比如下:

类别 2019年 2023年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82% 93%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28% 37%
企业实践经历超3年教师 15% 52%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教师 3人 14人

数据表明,四年来学校通过实施“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计划”和“名校名师引进工程”,使兼具理论教学与实操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3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机械、电子等重点专业,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时长从每周4课时增至12课时,显著提升教学与产业需求的贴合度。

三、实训体系建设与产教融合实践

实训资源配置与校企合作深度

中江职中实训基地建设坚持“生产型实训”理念,核心数据对比如下:

指标 2020年 2023年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2300 4100
企业捐赠设备占比 12% 28%
引企入校数量 3家 9家
学生实训产出产值(万元) 150 680

学校与四川逢春制药、中江宏泰电器等本土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即车间、作业即产品”的教学场景。例如电子专业学生参与生产的智能电路板组件,直供凯州新城产业园企业,年产值超300万元。这种“教学-生产-盈利”闭环模式,使实训耗材成本降低40%,同时反哺设备更新资金。

四、学生发展路径与社会认可度

升学就业质量与技能竞赛成果

中江职中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多元发展通道,关键数据如下:

column{align:center}
类别 2021届 2023届
高职单招录取率 68% 76%
本地企业就业占比 59% 73%
技能竞赛省级以上获奖人数 8人 24人
创业孵化项目数量 3个 11个

随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值得关注的是,选择本地就业的学生中,82%进入县域“5+1”重点产业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特点显著。技能竞赛方面,学校在2023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6项一等奖,其中数控铣削、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赛项成绩位列川北地区前列。

社会培训服务效能

学校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6000人次,重点覆盖三类群体:

  • 新型职业农民:依托现代农业专业开设果树栽培、电商营销等课程,累计培训3200余人次,助推“中江丹参”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 企业在职员工:为凯州新城入驻企业定制工业机器人操作、CAD绘图等专项培训,年培训量超1800人次;
  • 退役士兵: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汽车维修、网络安全等短期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率达95%。

培训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7%,既拓宽了办学经费来源,又强化了学校与地方发展的黏性。

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投资800万元建成数字化校园,核心指标包括:

项目 2022年 2023年
智慧教室覆盖率 65% 100%
专业课程数字化率 40% 75%
虚拟仿真实训室数量 2间 6间
线上平台年访问量 12万次 45万次

通过引入“超星学习通+自建资源库”混合式教学,机械制图等课程实现“扫码看原理、模拟练操作”的全流程数字化学习。疫情期间,学校依托此体系开展远程教学,确保98%的课程不间断,被省教育厅列为“停课不停学”典型案例。

办学条件短板与突破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横向对比省内同类学校,中江职中仍存在差距:

指标 中江职中 四川省示范职中均值
生均实训设备值(元) 1.2万 1.8万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37% 48%
校企合作企业平均规模(员工数) 120人 350人

突破路径包括: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成都工业学院开展“3+2”贯通培养;引入华为ICT学院等品牌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

总结:中江县职业中学通过精准的专业布局、深度的产教融合、扎实的实训体系建设,已发展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供给基地。未来需在设备升级、师资高端化、跨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向“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高地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