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绵阳哪里(四川汽车职院地址)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绵阳哪里(四川汽车职院地址)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学院依托绵阳雄厚的科技产业基础,紧密围绕汽车产业链办学,形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为核心的专业体系。校区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御中路268号(主校区)及皇觉寺路25号(东校区),总占地面积约68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毗邻绵阳高新区和科创园区,与京东方、长虹等科技企业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圈。

四	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绵阳哪里

从区位优势来看,学院地处绵阳城市发展战略核心区,西接绵阳市区主干道绵兴东路,东临二环路快速通道,距绵阳南郊机场仅15公里,与高铁绵阳站直线距离8公里。周边3公里范围内覆盖御营坝商圈、万达广场等生活配套,同时紧邻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天然产业资源。

多校区布局方面,主校区承担教学核心功能,建有国家级汽车实训基地;东校区侧重继续教育与产教融合项目,与当地车企共建多个联合实验室。两校区通过市政公交线路(如4路、29路、74路)实现无缝衔接,形成"教学+实践"双轮驱动的空间格局。

核心维度主校区(御中路)东校区(皇觉寺路)
占地面积520亩160亩
建筑面积22万㎡6万㎡
主要功能理论教学/实训中心继续教育/企业合作
交通线路4路/29路/74路11路/39路/62路

一、地理坐标与行政区划

学院主校区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城厢街道御中路268号,地理坐标北纬31°23'至31°35',东经104°35'至104°45'之间,属绵阳科技城核心规划区。该区域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智能制造产业带,与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校地共生"关系。东校区位于涪城区工区街道皇觉寺路25号,处于绵阳老城区与高新区过渡带,周边分布大量机械加工企业和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

从城市规划层级看,主校区所在区域被定位为"科教创新集聚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集聚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形成职业教育联盟。东校区则侧重服务地方传统制造业升级,与主校区形成"前沿技术+传统产业"的功能互补。

二、交通网络与通勤效率

交通类型主校区接驳方案东校区接驳方案
公共交通4路(火车站-高新区)、29路(南河路-科创园)、74路(圣水寺-机场)11路(平政车站-东辰中学)、39路(火车货站-游仙镇)、62路(园艺山-青义镇)
自驾路线G5京昆高速绵阳南出口→绵兴东路→御中路(全程约12公里)G93成绵高速绵阳站出口→二环路→皇觉寺路(全程约9公里)
步行辐射圈15分钟可达御营坝地铁站(规划中)10分钟直达长虹大道北段商业区

主校区距绵阳南郊机场直线距离12公里,经绵兴东路可20分钟内抵达;东校区临近绵阳火车站仅4.5公里,通过东方红大桥可快速连接城市主干道。值得注意的是,学院正在推进"智慧校园导航系统"建设,整合公交实时查询、共享单车调度等功能模块。

三、周边产业与商业配套

配套类型主校区半径3公里内东校区半径2公里内
制造业集群京东方光电、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绵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御营坝店)、凯德广场大润发(警钟街店)、茂业百货
医疗服务绵阳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四〇四医院(三级乙等)

主校区周边形成"居住-教育-产业"三位一体生态,御营社区提供大量租赁房源,月租金均价800-1500元。东校区因靠近老城区,生活成本更低,周边农贸市场密集,餐饮价格较主校区低15%-20%。两个校区共享绵阳市图书馆、越王楼文化景区等公共资源。

四、校区建筑与空间布局

功能分区主校区特征东校区特征
教学区阶梯教室占比35%,最大容量300人多功能教室占比60%,支持模块化组合
实训中心占地4.2万㎡,含整车装配线模拟车间聚焦零部件检测,配备三坐标测量机
生活区6栋学生公寓(4人间为主)4栋家属楼改造的学生宿舍

主校区采用"组团式"布局,教学区与实训中心通过连廊连接,雨季通行无需撑伞。东校区保留部分上世纪工业建筑遗存,改造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其中1958油库改建的"智造工坊"已成为网红实践场所。两校区绿化覆盖率均达40%,主校区栽植银杏、香樟等乔木800余株。

五、专业架构与实训资源

专业类别主校区重点专业东校区特色方向
传统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定损与理赔
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与新晨动力合作)
智能制造汽车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方向)

学院建有"四川省汽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配备价值8000万元的实训设备,包括特斯拉Model S拆解教学平台、自动驾驶仿真系统等。东校区与四川长通柴油发动机公司共建"内燃机再制造中心",年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达3000万元。

六、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指标项全校数据高级职称占比双师型教师
教职工总数586人--
教授/副教授-38%-
企业兼职教师--126人
纵向科研项目--年均到账经费800万元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每年选派100名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引进100名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与重庆大学、西华大学共建"成渝汽车产业研究院",近三年获授权专利76项,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专利群已实现技术转化收入超千万元。

七、就业质量与校企合作

就业指标2022届数据2023届数据
毕业生总数3428人3615人
对口就业率91.7%93.2%
本地就业占比68%72%
头部企业吸纳吉利集团(12%)、比亚迪(9%)、宁德时代(7%)华为车载(15%)、理想汽车(10%)、富临精工(8%)

学院与绵阳市共建"汽车产业人才储备库",每年为当地企业定向培养技术骨干800余人。特别是与蜀都新城管委会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工匠班",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培养模式。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岗位达1200个,薪酬水平较上年提升18%。

八、发展定位与区域贡献

评价维度省级层面市级层面行业影响
政策支持纳入《四川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列为绵阳市"3+2"主导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牵头成立成渝汽车职教集团
社会服务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绵阳市总工会职工技能提升项目发布汽车行业白皮书5部
国际交流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建培训中心承办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论坛分会场输出教学标准至老挝、缅甸职业院校

学院正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拟投资2.3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预计2025年建成覆盖L4级自动驾驶测试的全场景跑道。同步启动"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与绵阳京东方、惠科电子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