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省大竹师范学校(川大竹师范校)

四川省大竹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等师范院校,其发展历程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相连。自1958年建校以来,该校始终以培养优质师范人才为核心使命,形成了“立足川东、服务基层教育”的办学特色。作为达州市重点师范学校之一,其毕业生遍布川渝地区中小学,尤其在县域教育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学校通过增设非师范专业、推进产教融合等举措实现转型,但在师资结构、硬件设施等方面仍面临区域性制约。以下从历史沿革、师资配置、专业布局等八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四	川省大竹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大竹县初级师范学堂,历经多次更名与建制调整,2002年整体并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后保留独立校区。当前定位为“以师范教育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形成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办学体系。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特征
1958-1999年独立师范办学阶段专注培养初中师资,形成“三字一话”核心课程体系
2000-2015年高职转型过渡期增设计算机、幼教等新专业,探索五年制大专培养模式
2016年至今产教融合深化阶段与本地12所中小学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双师型”课程

二、师资力量结构对比

教师队伍呈现“基础文理学科强、新兴专业弱”的特点,高级职称占比低于区域平均水平。通过对比达州地区三所同类学校可见,其在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储备上存在明显差距。

学校名称师生比高级职称占比硕士以上教师
大竹师范1:1832%28%
达州师范1:1545%41%
万州幼专1:1252%55%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有12个中职专业和5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设置保留传统师范技能训练,同时增加人工智能基础、电商运营等前沿模块,但实践课时占比仍低于教育部标准。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合作企业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蒙台梭利教学法幼儿园情景模拟教学达州星星幼教集团
计算机应用Python编程、网络搭建企业局域网组建华为达州服务中心
老年服务康复护理技术、社区工作实务养老院个案管理通川区社会福利院

四、校园设施与教学资源

占地180亩的新校区配备标准化琴房、智慧教室等设施,但生均教学设备值较省内示范校低35%。图书馆纸质图书更新率不足,电子资源覆盖率仅达二类本科院校水平。

资源类型大竹师范省级示范校标准差距分析
生均图书册数25册40册缺口15册/生
数字资源库8个15个+缺少行业数据库接入
实训工位1200个1:1匹配专业护理专业缺口达40%

五、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但对口就业率逐年下降。2023届毕业生中,进入公立学校比例降至61%,较2018年下降18个百分点,折射出基础教育岗位萎缩与学生职业选择多元化趋势。

六、社会服务能力分析

年均开展教师培训超3000人次,但高端培训项目占比不足20%。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开发涉农课程包,但成果转化率低于预期,校企合作项目持续周期普遍较短。

七、区域竞争态势对比

在川东地区面临达州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师范等同类院校挤压。相较而言,该校在学前教育、老年服务等细分领域保持成本优势,但缺乏标志性教学成果,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数量连续三年落后。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核心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结构性断层,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三是数字化转型滞后。建议通过“校企双聘”破解人才困境,建设区域性教育大数据中心提升服务能级。

作为川东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的传统摇篮,四川省大竹师范学校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师范底色+职教特色”的复合型发展模式,既延续了服务基层教育的初心,又探索出多元化办学路径。然而,师资结构老化、专业集群效应不足等问题仍需突破。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跨区域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品牌塑造等方面重点发力,方能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18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5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