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苏州农职技术教育专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苏州农职”)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其专业建设始终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需求展开。学校以“农”为特色,构建了涵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领域的完整专业体系,其中农职技术教育专业作为核心品牌专业,聚焦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输送,形成了“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办学模式。该专业依托苏州现代农业示范区资源,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将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践深度结合,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为全国20余个省份输送了千余名农业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和技术推广人员。

一、专业体系与定位

苏州农职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群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四院联动”架构:

二级学院 核心专业 服务产业方向
现代农业园管理学院 智慧农业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智能化管理
园艺与景观技术学院 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都市农业、生态景观设计
食品与药品学院 农产品加工、食品药品监管 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安全
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电商 农业产业化与数字乡村运营

农职技术教育专业作为跨学院支撑性专业,承担“双重培养”任务:一是为中高职院校输送农业职教教师,二是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站、涉农企业培训部门技术骨干。该专业通过“职业教育+农业技术”课程模块组合,实现“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形成“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课程类型 核心课程 教学形式
公共基础平台 教育学原理、农业政策与法规 课堂讲授+线上资源库
专业核心模块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职教课程设计与评价 项目化教学+虚拟仿真实训
实践能力拓展 农业技术推广实务、教育实习 校企合作实训+顶岗实习

教学过程中创新采用“三实两赛”模式:

  • 实验课:依托现代农业实训中心,开展水稻育秧、果蔬嫁接等200+项实操训练
  • 实岗实训:与3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行“师傅带徒”制
  • 实战项目:承接地方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学生参与家庭农场规划、合作社运营等真实任务
  • 职业技能大赛:近五年获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47项
  • 教学能力比赛:教师团队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专业构建“三维协同”师资培养体系,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数量 代表性成果
行业专家 28人(含研究员/高级农艺师) 主持制定省级农业标准14项
职教专家 16人(含职业教育学教授) 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法》
企业导师 42人(涉农企业高管/技术总监) 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7项

教学资源方面,建成“四位一体”数字化资源库:

  • 专业课程:开发MOOC课程23门,累计访问量超50万次
  • 虚拟仿真:构建作物生长周期VR系统,覆盖水稻、茶叶等8大类农作物
  • 案例库:收录全国典型农业职教案例300余个,年更新率达20%
  • 实训基地:校内建有智能温室、现代农业机械实训中心等12个专项实训场所

四、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呈现“三高”就业特征:

就业方向 占比 典型单位
中高职院校任教 5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等
农业技术推广 28% 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种植合作社
涉农企业培训 20% 中化现代农业、隆平高科

社会服务方面,近三年完成: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开展果树修剪、无人机植保等专项培训4000人次
  • 技术扶贫:在对口支援地区建立6个“产学研”工作站,推广稻虾共作等技术
  • 标准制定:参与农业农村部《农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范》等标准研制

五、横向对比与竞争优势

与同类院校相比,苏州农职技术教育专业凸显三大差异化优势:

对比维度 苏州农职 浙江某农职院 河南某农职院
区位产业支撑 对接苏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企业含12家上市公司 依托电商产业集群,侧重农产品网络营销 服务粮食主产区,聚焦大规模种植技术
师资结构 行业专家占比35%,博士学历教师达60%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20%,硕士为主 高级农艺师占比45%,本科以上学历占75%
科研转化 年均技术转让15项,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0+ 侧重实用新型专利开发,年申请量80+ 主攻作物新品种选育,获省级审定品种7个

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该专业在长三角地区形成显著辐射效应,其开发的“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图谱”已被20余所院校采纳应用。

苏州农职技术教育专业通过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构建了“教育+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其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根基,以职教改革为突破,不仅为农业职业教育输送了大量“既能教书又能种田”的复合型师资,更通过技术推广和服务创新持续赋能地方农业发展。随着数字农业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该专业正朝着“培养农业教育领域卓越技术传播者”的目标稳步迈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47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95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