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攀枝花市师范学校(攀枝花师范)

攀枝花市师范学校是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扎根西南地区六十余载,始终以服务地方教育发展为核心使命。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渡口师范班,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学校,2020年整体迁入东区新校区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攀西地区唯一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公办学校,其办学特色体现在"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三位一体:基础文理学科占比超75%,构建"大文科+强技能"课程体系;深度融入三线建设精神,开发钒钛文化、民族教育等校本课程;与全市32所中小学建立常态化教研联动机制。现有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800人左右,近五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82.6%,为攀枝花及周边地区输送了逾万名基础教育人才,被誉为"川西南教育人才的摇篮"。

攀	枝花市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1978年设立渡口市师范学校,1995年更名为攀枝花市师范学校,2018年启动高职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试点。当前定位为"区域性小学教师培养核心基地+基础教育服务高地",形成"五年一贯制"与"三二分段制"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节点攀枝花市师范学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建校时间1958年1984年2020年
办学层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专科高职专科
核心定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早教与艺术教育民族地区幼教师资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8个师范类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2个。构建"三模块+四能力"课程架构:通识模块强化人文素养,专业模块突出学科教学能力,实践模块注重课堂实操;基础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育人能力贯穿培养全过程。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技能证书对口升学率
小学教育(语文)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儿童文学普通话一级乙等91.2%
小学教育(数学)初等数论/数学建模/教具制作数学建模资格证88.6%
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保育员中级79.4%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教师每年完成2个月基层学校实践。现有正高级讲师12人,省特级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占比达37%。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7部。

指标攀枝花市师范学校德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师生比1:181:251:16
硕士以上占比68%52%83%
双师型教师49%35%61%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模式:一年级认知见习→二年级跟岗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四年级研习提升。与市实验学校、十九冶子弟校等建立12个教师发展共同体,年均承接教育实习超2000人次。

五、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4%以上,83%的学生获得至少一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公立小学62%、民办教育机构23%、继续升学15%。

六、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三雅"文化品牌:环境雅致(投入1.2亿建设智慧校园)、行为优雅(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品性博雅(开设国学修身课程)。每年举办"未来教师风采节",涵盖教学技能比武、教育戏剧展演等特色活动。

七、社会服务成效

承担国培计划项目12个,培训乡村教师4300余人次。组建"石榴籽"支教团,年均派出200名学生赴彝区开展暑期助学。开发《阳光心态》《家校共育》等社区教育课程包,惠及家长3.2万人次。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师范专业招生吸引力下降(2022年计划完成率89%)、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校企合作企业仅17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虚拟仿真实训室缺口率达60%)。但伴随攀枝花建设区域教育高地规划,学校在康养教育、智慧校园等领域迎来新机遇。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师范教育机构,攀枝花市师范学校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质的同时,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深化校企合作、拓展继续教育等功能升级,探索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其"扎根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传统与"创新驱动、提质培优"的改革实践,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30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1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