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简介(南充师范校情)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是川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自1932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核心使命。作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师范学校,其办学特色体现在“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上。学校历经多次转型,从初级中学到中师名校,再到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始终保持着服务基层教育的初心。截至2023年,累计为川东北地区输送4万余名合格教师,形成“扎根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实训基地覆盖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领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成为区域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柱。

四	川省南充师范学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32年创立的南充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川北区南充师范学校,1956年定现名。2012年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2020年被列为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办学定位聚焦“培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形成“师德铸魂、技能强基、艺体修身”的育人体系。

项目南充师范成都师范绵阳师范
建校时间1932年1904年1912年
办学层次中职+高职协同本科为主专科为主
核心定位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城市教育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型教师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教育)。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拓展素养”三级课程模块,开发《乡村学校管理实务》《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特色校本课程。与西华师范大学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实现中高职衔接。

专业类别南充师范达州幼师内江师范
学前教育★省级重点市级重点未开设
艺术教育含舞蹈/美术方向单一音乐方向综合艺术系
非师范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4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建成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覆盖全部主干课程。

指标南充师范四川幼专广元师范
师生比1:141:181:16
硕士以上占比38%52%29%
行业兼职教师26人45人12人

四、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与周边20个县区教育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构建“一年打基础、一年强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周期,实施“三字一话”基本功考核制度。近五年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87项,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

五、校园基础设施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00万元,建有智慧教室45间、虚拟仿真实训室3个。图书馆藏书24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古籍文献5000余册。标准化运动场、音乐厅、美术馆等文体设施完备,学生公寓配备空调覆盖率达100%。

六、社会服务成效

承担“国培计划”项目12年,培训乡村教师1.2万人次。组建“教育扶贫讲师团”,深入偏远乡镇开展送教活动。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乡村课堂管理策略》被纳入省级培训教材。

七、升学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65%左右,主要通过对口高考升入西华师大、四川师大等院校。就业学生中91%进入公立学校任教,服务川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达78%。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职业发展满意度达89.6%。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面临中职招生规模缩减、师范专业吸引力下降等压力。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推进“老年教育”“特殊教育”新专业申报。数字化转型中建成在线教学平台,开发VR虚拟教研系统,探索“人工智能+师范教育”新模式。

经过九十余年积淀,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师范教育生态体系。其“扎根性”办学定位有效填补了乡村教师培养的区域空白,但在教育现代化浪潮中仍需突破传统中职发展瓶颈。未来需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在保持师范底色的同时拓展职业教育新维度,方能持续为基层教育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94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3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