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资阳师范学校延续了其作为区域基础教育人才摇篮的核心定位,在师范教育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学校以“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依托百年师范教育积淀,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特色的多专业协同发展体系。当年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毕业生升学率达82%,其中公费师范生占比超四成,凸显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同比增长12%,教学成果获省级奖项3项。硬件设施方面,新建智慧教室28间,生均教学设备值提升至7800元,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资阳师范学校肇始于1913年,历经多次改制与发展,2022年正值建校109周年。作为川东地区首批中等师范学校,始终秉持“培养优质基础教育师资”的办学传统。当前定位为“应用型师范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中专”的多层次培养体系,重点覆盖学前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等12个专业。
对比维度 | 资阳师范 | 内江师范 | 泸州师范 |
---|---|---|---|
建校时间 | 1913年 | 1905年 | 1921年 |
办学层次 | 专科+中专 | 本科+专科 | 专科 |
核心专业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数学教育/科学教育 | 艺术教育/体育教育 |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
截至2022年9月,全校教职工总数达2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68人。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年内新增企业实践经历教师45人。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显示,学生满意度达91.3%,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
指标 | 资阳师范 | 德阳师范 | 广元师范 |
---|---|---|---|
师生比 | 1:14.8 | 1:16.2 | 1:15.5 |
硕士以上占比 | 58.1% | 63.4% | 52.7%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42.3% | 38.6% | 35.9% |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2022年开设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实施“基础+模块”课程改革,增设STEAM教育、融合教育等前沿课程模块。建立“三习两赛”实践体系(见习、实习、研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全年组织教育见习1200人次。
四、升学与就业质量
当年毕业生总数832人,专升本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40%以上。就业去向以基础教育单位为主,占已就业学生的78.4%。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94.6%的中小学对毕业生教学能力表示认可。
关键指标 | 资阳师范 | 行业均值 |
---|---|---|
专升本率 | 42.7% | 38.2% |
对口就业率 | 81.4% | 76.5% |
初次就业平均月薪 | 3820元 | 3650元 |
五、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248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2022年投入1800万元完成实训楼改造,新增虚拟仿真实训室3间。图书馆藏书量达32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年增长25%。实现5G网络全覆盖,智慧教学平台日均使用频次达1200次。
六、学生发展与支持体系
设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遴选在校生组建专项班。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87万元,覆盖率达38%。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6人,开展团体辅导42场次。建立“名师工作室”5个,聘请一线特级教师担任实践导师。
七、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承担国培计划项目3个,培训在职教师560人次。与周边12个县区教育局建立合作机制,年输送顶岗实习生200余人。在四川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学前教育专业团队连续三年蝉联团体一等奖。
八、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生源质量波动(2022年新生平均分较峰值下降12分)、专业结构待优化(理工科专业招生占比不足15%)、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挑战。规划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引入智能教育设备、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举措推进改革。
资阳师范学校在2022年充分彰显了区域性师范教育机构的独特价值,其“深耕基础文理学科、强化教育实践能力”的办学策略成效显著。通过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信息化投入,学校在基础教育人才供给方面保持着强劲竞争力。未来需在专业多元化、产教协同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应对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要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