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湖北经济学院校训是什么,校长介绍(校训与校长简介)

综合评述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校训与校长介绍是理解该校办学理念、精神气质与发展方向的两个核心维度。校训“厚德博学、经世济民”高度凝练了学校对师生品格、学识与社会责任的终极要求,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现代传承,也深刻体现了作为一所经济类院校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这八个字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从内在修养到外在事功的完整价值体系,是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而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其教育背景、学术成就、治校理念与实践,则是校训精神的具体执行者和推动者。了解校长方洁教授的履历与主张,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把握湖北经济学院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战略与改革路径。她的金融学学术背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学校“经世济民”的追求高度契合,预示着学校在深化内涵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将持续发力。校训是静态的精神旗帜,校长是动态的领导核心,二者共同塑造着学校的文化与未来。下文将对此进行详尽的阐述。湖北经济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湖北经济学院的校训“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是其立校之本、兴校之魂。这八个字源远流长,意蕴深邃,不仅指引着一代代经院人的成长,也深刻烙印在学校的各项事业之中。


一、校训的文本解读与历史渊源

“厚德”一词,源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对师生道德情操的最高要求,强调将品德修养置于首位。唯有品德敦厚,方能担当大任。

“博学”则见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将“博学”置于为学的首要阶段,意为要广泛地学习,涉猎丰富的知识。
这不仅是对知识广度的追求,更是对开放视野和深厚学养的要求,尤其在当今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博学”更显重要。

“经世济民”,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经世”即治理国事,“济民”则为救助百姓。二者结合,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这对于一所以“经济”命名的高校而言,是其核心价值取向的直接表达。

这八字校训将个人修养(厚德)、知识追求(博学)与社会担当(经世济民)有机统一,形成了一个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逻辑闭环,构成了湖北经济学院独特的精神标识。


二、“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育人实践

校训绝非悬于墙上的空洞口号,而是深深融入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在德育方面,学校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品质和奉献精神,夯实“厚德”之基。
  • 在智育方面,学校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拓宽知识面。通过建设丰富的图书资源、举办“经苑讲坛”等高水平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博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经世济民”的理念尤为突出。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完善的实验实训中心,并与众多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共建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开展社会调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刻体会“济民”之要义。

这种以校训为核心的文化浸润,旨在培养不仅具备扎实专业功底,更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校训引领下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服务

校训精神同样塑造了湖北经济学院独特的校园文化气质。校园内,以校训命名的道路、广场以及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时刻提醒师生铭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学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项目也往往围绕“经世济民”的主题展开,如金融知识普及、乡村振兴调研等,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深化对校训的理解。

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特别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聚焦区域金融、商业流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智库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的专家学者经常深入基层,为地方经济发展把脉问诊,这正是“经世济民”理念在科研与社会服务层面的生动体现。校训因此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精神纽带。

方洁校长:学术背景与治校理念

校长是一所大学的掌舵者,其个人特质与治校方略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轨迹。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教授,是一位兼具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学者型领导。


一、学术生涯与专业成就

方洁校长长期致力于金融学,尤其是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控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在学术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往往紧扣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前沿和现实问题。
  • 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论文,其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 作为金融学教授,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桃李满天下。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她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尊敬。

这种扎实的学术背景,使她在管理学校时,能够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科发展动态,尤其有利于推动学校经管类优势学科的深化与创新。


二、治校理念与战略实践

自担任湖北经济学院校长以来,方洁教授将其学术思维与管理智慧相结合,提出并践行了一系列清晰的治校理念,核心可概括为“内涵发展、特色兴校、服务社会”。

  • 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式发展:面对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大趋势,她强调将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集中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上来。她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打造“金专”、“金课”,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 强化“经管为主、多科协同”的办学特色:她深知特色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在任期内,学校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促进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与主干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方洁校长积极倡导并推动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她带领学校主动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发展大局,围绕现代服务业、绿色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等区域重点产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旨在将学校的智力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能,这完美诠释了“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
  • 营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她注重以人为本,关心师生发展,致力于营造一个尊重学术、鼓励创新、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于此同时呢,她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办学,拓展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校训与校长引领下的学校发展展望

在“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的精神指引下,在方洁校长务实创新的领导推动下,湖北经济学院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将进一步探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复杂需求。
  • 学科建设高峰突破:集中资源,力争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优势学科领域形成更高水平的学科高峰,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 社会服务能级提升:更加主动地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产出更多具有决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服务湖北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 治理现代化推进: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激发办学活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总而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灯塔,校长是学校的航行舵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湖北经济学院的发展高度与远度。坚守“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价值追求,沿着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道路坚定前行,湖北经济学院必将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征程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485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