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山东商职院校训详解)

关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尚德蕴能,日精日新”是其办学灵魂与精神内核的高度凝练,深刻反映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独特定位与价值追求。这八字校训并非孤立的口号,而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它从价值导向与能力要求、静态素养与动态进程两个维度,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尚德”与“蕴能”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置于专业技能培育之上,契合了当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求。“日精日新”则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动态过程与方法论,倡导一种精益求精、持续改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这不仅是对个体学习与工作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在面对产业变革与技术迭代时必须秉持的发展理念。校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智慧与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的实践创新精神完美融合,既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又极具时代前瞻性。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浸润在校园文化、教学实践、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师生的行为模式与思维习惯,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培育商界精英的重要精神力量。深入解读和践行这一校训,对于理解学校的办学成就、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山东商院”)作为一所植根齐鲁大地、享有盛誉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并凝练出了独具特色的校训——“尚德蕴能,日精日新”。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它不仅是一句悬挂于校园的标语,更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文化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引领全体师生员工行为与思想的旗帜。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山东商院,就必须对其校训进行一番细致的剖析与阐释。


一、 “尚德蕴能”:立德树人与技能报国的统一

“尚德蕴能”构成了校训的价值基石与目标维度,明确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它强调品德修养与能力储备的并重,体现了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核心理念。


1.“尚德”之要义: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

“尚德”,即尊崇、倡导和践行高尚的品德。这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所在。在山东商院的语境下,“尚德”具有多重内涵:

  • 崇尚职业道德: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干的院校,学校尤为重视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这包括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廉洁自律、服务至上等基本商业准则。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参与者,而非唯利是图的投机者。
  • 涵养个人品德: beyond professional ethics, “尚德”也指向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如爱国敬业、孝敬仁爱、友善互助、勤俭节约等。这些品质是立身之本,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 弘扬社会公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尚德”的实践路径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各环节,使德育工作润物无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蕴能”之内涵:知识积累与技能锤炼

“蕴能”,意指积累、储备知识和能力。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身之基、发展之本。山东商院所强调的“蕴能”,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和实践特色:

  •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所在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技能应用和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校内实训、企业实习、技能大赛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 关键核心能力培养:除了专业技能,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信息处理、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等跨岗位、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商”字特色的能力结构:结合学校特色,特别强调市场洞察、营销策划、商务谈判、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商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蕴能”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实践、反复锤炼的过程。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为学生“蕴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3.“尚德”与“蕴能”的辩证关系

“尚德”与“蕴能”并非割裂,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尚德”是“蕴能”的方向保证,确保所积累的才能用于正途,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避免“才胜德”可能带来的危害。“蕴能”是“尚德”的价值体现,高尚的品德需要通过卓越的才能和实际的贡献来彰显和实现,否则易流于空谈。山东商院校训将二者并列,深刻揭示了其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坚定决心。


二、 “日精日新”:持续改进与创新驱动的路径

如果说“尚德蕴能”描绘了静态的培养目标,那么“日精日新”则动态地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与方法。它源于中华经典《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体现了永不止步的进取姿态。


1.“日精”:追求卓越的精益精神

“日精”,意味着每日都力求更加精湛、更加完美。它倡导的是一种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山东商院的具体实践中,“日精”体现在:

  • 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效果,力求每一堂课都达到更高水准。
  • 对技能水平的极致追求:学生不满足于掌握基本操作,而是在反复练习中打磨技艺,在技术细节上深入钻研,力争在技能领域达到更高境界。
  • 对管理服务的不断优化:学校的管理和服务部门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升效率和质量,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日精”是一种态度,它反对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强调对工作、对学习、对技艺的敬畏与热爱,鼓励师生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


2.“日新”:拥抱变革的创新意识

“日新”,强调的是每日都要有所创新、有所革新。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守成意味着落后,创新才能赢得未来。山东商院的“日新”精神涵盖:

  • 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模式,如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混合式教学等,勇于打破传统路径依赖。
  • 专业与课程的更新迭代:紧密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体系,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鼓励师生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支持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文化氛围的营造:培育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校园创新文化,激发师生的创新潜能。

“日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它要求师生具备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突破常规的魄力,主动适应并引领变化。


3.“日精”与“日新”的协同演进

“日精”与“日新”同样密不可分。“日精”是“日新”的基础,没有对现有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与深刻理解,所谓的创新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新”是“日精”的升华,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实现从技术熟练工到技术革新者的跨越。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从优化到变革、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推动着个体和组织的持续进步。


三、 校训的整体性与时代价值

“尚德蕴能,日精日新”作为一个完整的表述,其内部逻辑严谨,构成了一个闭环系统。“尚德”确立价值方向,“蕴能”提供能力支撑,“日精”确保过程质量,“日新”注入发展动力。这八字校训精准地把握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即培养的人既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技术技能,又要拥有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在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展现出强大的时代适应性:

  • 它回应了国家对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号召,强调了创新精神(日新)的重要性。
  • 它契合了产业升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仅关注技能(蕴能),更关注职业精神(尚德)和精益态度(日精)。
  • 它为学生提供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钥匙”——即通过持续学习(日精)和主动创新(日新)来拥抱变化,实现终身发展。

校训的精神已深深融入山东商院的血脉之中,体现在其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实训氛围、活跃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之上。它激励着一代代商院学子砥砺品行、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开拓,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于此同时呢,它也指引着学校自身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优化办学定位,提升内涵质量,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尚德蕴能,日精日新”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富矿,它源于传统,面向未来,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于一身,融静态目标与动态路径于一体。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这一校训,对于每一位山东商院人而言,都是实现自我价值、贡献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八字箴言,将继续作为山东商院鲜明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灯塔,照亮其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前行之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491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8899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