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校训)

关于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是“厚德 精技 笃学 强能”。这八个字的校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时代要求,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的精髓所在。它不仅是引领师生行为的价值准则,更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概括。“厚德”是立身之本,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优先地位,要求师生以高尚的品德作为人生和事业的基石;“精技”是立业之基,突出了职业技能的精湛与娴熟,呼应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笃学”是进步之源,倡导的是一种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本途径;“强能”是发展之要,旨在强化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这四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以德为先,以技为重,以学为径,以能为果。深入解读这一校训,不仅有助于理解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更能洞悉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栋梁之才的坚定决心与实践路径。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植根于吉林大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厚德 精技 笃学 强能”如同一面精神旗帜,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塑造着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八个字,并非简单的词汇并列,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蕴含着深刻的育人哲学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系统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厚德”: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厚德”位居校训之首,充分彰显了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将德育置于人才培养首位的基本原则。“德者,本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行始终是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在当代职业教育领域,“厚德”具有更为具体和丰富的内涵。

“厚德”意味着崇高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未来的他们将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服务水准乃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强调“厚德”,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技能之前,先要筑牢职业道德的堤坝。这包括:

  • 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 诚实守信:在学习和工作中实事求是,信守承诺,成为值得信赖的技术人才。
  • 办事公道:在未来可能涉及的管理或服务岗位上,能够坚持原则,公平公正。
  • 奉献社会: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情怀。

“厚德”涵盖了优良的个人品德。学校不仅是传授技能的场所,更是塑造灵魂的摇篮。“厚德”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例如,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合作、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个人品德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厚德”体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职业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其培养的人才必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国家的产业发展。“厚德”教育中必然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树立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智慧的远大志向。这种情怀是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 “精技”:职业教育的核心追求

“精技”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鲜明特色。“精”字体现了对技术技能掌握的层次要求,它不是简单的“会”,而是追求“通”与“化”,达到精湛、娴熟、乃至创新的境界。

“精技”首先体现在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必然建有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营造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在教学中,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调“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反复的实操中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积累实战经验。教师队伍中不仅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学者,更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他们能够将行业最新标准、最新技术直接带入课堂,传授给学生。

“精技”意味着对技术标准与规范的严格遵守。现代化大生产是建立在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之上的。一个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是标准和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学校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会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进行操作,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这种对规范的敬畏和遵守,是保证工作质量、提升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工匠精神”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精技”蕴含着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核心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学校通过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竞赛、讲述劳模故事等方式,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技术技能永怀钻研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化。这种精神能够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能够完成生产任务,更能够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从一名熟练工成长为能工巧匠,甚至是大国工匠。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精技”还包含了适应产业升级、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学校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及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三、 “笃学”:成就事业的基本路径

“笃学”二字,强调的是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笃”意为专心、坚定、踏实。它揭示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专注投入的精神。

“笃学”首先倡导的是一种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无论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技能的磨练,都没有捷径可走。职业院校的学习同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学校通过严格的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克服浮躁情绪,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实训室里反复练习、精益求精,在图书馆里广泛阅读、拓展视野。这种勤奋刻苦的态度,是学生掌握真才实学的基础。

“笃学”指的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学海无涯”,尤其是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终身的需求。“笃学”要求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校期间,要打好基础,掌握学习方法;离开校园后,也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才能避免被时代淘汰。学校在教育中,会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现成的知识。

再次,“笃学”蕴含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学习不能浮于表面,满足于一知半解。“笃”要求深入钻研,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技术领域,尤其需要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一个参数的微小误差,一个操作步骤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学校在教学中会强调理论的深度和理解的应用,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和浅尝辄止。

“笃学”与“精技”相辅相成。没有踏实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掌握精湛的技术;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又会反过来激发更强烈的学习动力。二者共同构成了学生专业成长的双翼。


四、 “强能”: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

“强能”是校训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它意味着使学生具备强大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岗位要求,适应社会变迁,实现个人价值。“强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超越了单一的技能操作层面。

首要的是过硬的专业能力。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身之本,即通过“精技”和“笃学”所获得的、与专业岗位直接对应的核心技能。
例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是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是账务处理、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的能力。学校通过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看家本领。

其次是关键的职业核心能力。这些能力是跨专业的、可迁移的,是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

  • 沟通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
  • 团队合作能力:懂得在团队中扮演角色,与他人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 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原因、提出方案并有效实施。
  • 创新思维能力:不墨守成规,能够提出改进工艺、优化流程的新想法。
  • 信息处理能力:高效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
学校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为学生锻炼这些核心能力提供平台。

再次是良好的身心素质。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承载一切能力和成就的基石。现代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没有好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难以持久发展。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会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

最后是持续的适应与发展能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热门技能明天可能就会过时。“强能”的最高层次,是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不确定性、实现自我迭代和终身发展的能力。这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学习能力和应变智慧,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的变迁。


五、 校训四维度的有机统一与育人实践

“厚德、精技、笃学、强能”这四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厚德”是方向引领,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掌握的技能才能用于正途,为社会创造价值。一个无德之人,技艺越精,可能对社会危害越大。
因此,“厚德”是“精技”的价值前提。

“精技”是核心载体,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是“厚德”得以展现和付诸实践的具体领域。道德修养最终要通过卓越的职业表现来体现。
于此同时呢,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

“笃学”是实现“精技”和“厚德”的根本途径。无论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还是技术技能的锤炼,都离不开刻苦、专注、持续的学习过程。“笃学”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成果的桥梁。

“强能”是最终成果,是“厚德、精技、笃学”三者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现。一个道德高尚、技术精湛、善于学习的人,必然是一个综合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人。

在育人实践中,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将这八字校训融入血液,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融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授、技术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强调知行合一。在校园文化上,通过校史教育、榜样评选、技能节、文化活动等,营造体现校训精神的浓郁氛围。在评价机制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更关注其职业素养、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精技、笃学、强能”,深刻把握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契合了国家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它既是对师生的殷切期望和行为规范,也是学校办学治校的智慧结晶。在这一校训的指引下,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正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每一名学子铺就一条成人、成才、成功的宽广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这八字校训,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植根于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土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育人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人才之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567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4945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