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河西学院地理位置介绍,详细地址在哪(河西学院地址)

河西学院地理位置综合评述河西学院坐落于中国甘肃省张掖市,处于河西走廊中部这一独特而重要的地理区位。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不仅是历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核心通道,也是当今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发展走廊。学院的具体详细地址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环城北路846号。这一位置赋予了学校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区域特色,使其成为研究丝绸之路历史、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干旱区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天然实验室和学术高地。从地理坐标上看,学校深处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周边环绕着雪山、沙漠、绿洲、草原等多样的自然景观,这种独特的环境为学校的生态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研究场域和教学案例。
于此同时呢,作为张掖市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河西学院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河西地区乃至整个甘肃省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使命。其地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方位标识,更是一把理解其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与文化精神的钥匙。河西学院地理位置介绍
一、 宏观地理区位:雄踞丝绸之路黄金通道

河西学院所处的甘肃省张掖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核心地带。从更宏观的国家地理格局来看,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河西走廊,因其位于黄河以西、形如走廊而得名,是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的一条狭长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东亚与中亚乃至欧洲的交通要道。

这条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被誉为“丝绸之路黄金段”。而张掖正是这条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古称“甘州”,是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素有“金张掖”之美誉。河西学院便深深植根于这样一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之上。学校的地理位置使其天然地承载着传承丝路文化、促进东西交流的历史使命,其学科设置,如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语言学等,都深刻体现了这一地域特色。

从省级区位来看,张掖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东接金昌、武威,西连酒泉、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河西学院作为张掖市的最高学府,是甘肃省高等教育布局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河西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和辐射作用。


二、 具体详细地址与交通环境

河西学院的确切和详细地址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环城北路846号。这个地址精准地定位了学校在张掖市主城区——甘州区的具体方位。

甘州区是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意味着学校并非地处偏远孤寂之地,而是坐落于一个生活便利、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中。学校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师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科研和文化需求。

在交通可达性方面,现代交通网络已经极大地缩短了张掖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河西学院的师生出行、学术交流以及吸引全国各地学子前来求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 航空:张掖甘州机场是甘肃省重要的支线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成都、杭州等多个重要城市的航线,形成了便捷的空中走廊。
  • 铁路:兰新铁路高速铁路(兰新客专)全线贯通,张掖西站是其中重要一站。乘坐高铁,从张掖至甘肃省会兰州仅需约3小时,至西宁约1.5小时,至乌鲁木齐约6小时,完全融入了国家高速铁路网,出行极为高效。
  • 公路:连霍高速公路(G30)贯穿全境,国道312线、227线等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长途客运还是自驾,都能轻松抵达。

因此,尽管深处西北内陆,河西学院凭借现代化的交通体系,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既保持了其独特的地域性,又避免了封闭性。


三、 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地貌与独特生态的宝库

河西学院所在地张掖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极具特色,堪称一个微缩的西北地理景观走廊。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学校,特别是地缘相关学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教学与研究资源。

从地形地貌上看,张掖南枕祁连山脉,北依合黎山、龙首山,中部是肥沃的绿洲平原,整体呈现“两山夹一川”的格局。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穿境而过,滋养了这片广阔的绿洲,使得张掖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成就了“塞上江南”的美名。河西学院校园本身就沐浴在这片绿洲的滋养之中。

从气候特征上看,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主要特点是:

  •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干燥少雨。
  •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开展干旱农业、节水灌溉、光合作用、新能源(太阳能)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先天的优势。

从生态景观上看,张掖及周边地区拥有极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水源地”,其冰川、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研究的天然基地。
  •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以其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闻名于世,是地质学、旅游地理学的活教材。
  • 黑河湿地:作为内陆干旱区罕见的湿地系统,是研究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
  • 此外,不远处还有山丹军马场、巴丹吉林沙漠、康乐草原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从雪山到沙漠、从森林到草原、从湿地到戈壁的完整生态序列。

河西学院的农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可以直接将这些“家门口”的世界级资源转化为实践课堂和科研课题,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四、 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交汇的熔炉

地理位置不仅定义了自然属性,更深刻塑造了其人文精神。河西学院地处河西走廊,这里是多民族交汇、多种文化交融的历史舞台,形成了独特而丰厚的人文地理环境。

张掖是历史上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佛教东传的重要站点。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

  • 始建于西夏的张掖大佛寺,寺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宝库。
  • 集汉长城与明长城于一体的长城遗址
  • 以及马蹄寺、文殊寺、黑水国遗址等众多历史古迹。

这些丰富的历史遗存为学校的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民族学等专业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研究对象和文化滋养。

此外,河西走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在这里长期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裕固族,作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研究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河西学院在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裕固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学术优势和地方服务特色。

这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氛围,浸润着校园,塑造了河西学院开放、包容、笃实、厚重的大学文化气质,也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供了广阔平台。


五、 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中的使命与机遇

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看,河西学院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张掖市是甘肃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战略与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高度契合。

张掖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建立在绿洲农业基础上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如玉米制种、畜牧养殖、果蔬加工等。河西学院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相关院系,在作物育种、食品科学、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直接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随着经济转型,张掖将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世界级的丹霞地貌、草原风光、湿地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河西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等积极参与到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助力张掖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新能源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学校的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等则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应用等方面为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位于地级市的本科院校,河西学院紧密结合地方需求,坚持“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经济地理格局之中,实现了高校与城市、与区域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六、 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与挑战

任何地理位置都兼具优势与挑战,河西学院也不例外。深刻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这所学校。

核心优势:

  • 独特的研究资源:无与伦比的丝路文化、多样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干旱气候,为特色学科发展提供了“人无我有”的稀缺资源。
  • 明确的办学特色:独特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在河西文化、干旱农业、生态保护等领域的鲜明办学特色和学科方向。
  • 宁静的治学环境:相比东部大城市的喧嚣,这里环境相对宁静,适合师生沉心静气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学习。
  • 重要的区域地位:作为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中心,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责任重大,同时也获得了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强力支持。

面临的挑战:

  • 区位相对偏远:虽然交通已极大改善,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吸引顶尖人才、开展高频次学术交流、获取某些信息资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便。
  • 自然条件制约:干旱缺水、冬季寒冷等自然条件对校园绿化、日常生活以及某些户外活动的开展构成一定影响。
  •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有差距,这对办学资源的获取、毕业生本地就业市场的容量等带来挑战。

河西学院正积极地将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突出特色化发展道路等方式,不断彰显其不可替代的地理价值。

河西学院的地理位置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鲜明的身份标识。它远不止于一个“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环城北路846号”的简单地址,而是融合了深厚历史、多样自然、多元文化和重大区域使命的复合体。这里既是探索古老丝绸之路文明的学术前沿,也是研究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与生态的天然实验室,更是培养服务西部基层优秀人才的摇篮。对于每一位在此求学、工作的师生而言,这片土地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常读常新的课堂,其独特的地理禀赋将持续塑造着河西学院的精神风貌与发展路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37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10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