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校训及历史)

综合评述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思、笃行、致强”,是该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凝练与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一所高职院校对师生的行为规范与精神指引,更是其立足林业、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价值宣言。这则校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将内在的思考探索、外在的实践行动与最终的价值追求有机地串联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深刻反映了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本质要求。从其历史渊源来看,校训的形成与学院自身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学院数十年来在林业职业教育领域的深耕与实践,是对办学传统、行业特色以及时代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提炼。理解“明思、笃行、致强”的历史背景与深层意蕴,对于把握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基因、办学特色及其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版图中的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不仅精进技艺,更砥砺品格,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双重目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渊源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有着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明思、笃行、致强”如同一面精神旗帜,引领着学院的发展方向,塑造着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这短短六个字,凝聚了学院办学历史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彰显了服务林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要全面理解这则校训,必须从其每一个字的精微之义入手,并追溯其与学院发展脉络的交织关系。


一、 “明思、笃行、致强”的逐层释义与内在逻辑

校训“明思、笃行、致强”并非三个孤立词汇的简单并列,而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它构建了一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目标的完整育人体系。


1.明思:格物致知,奠定基石

“明思”居于校训之首,强调了思维认知的基础性地位。“明”即明了、清晰、通达,“思”即思考、思维、思想。“明思”的核心要义在于要求师生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和深入探索的求知精神。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它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 精通专业之思: 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木材加工等专业的学生而言,意味着要深入理解专业基础理论,掌握技术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并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是一种建立在扎实学识基础上的理性思维。
  • 批判创新之思: 职业教育并非简单的技能复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明思”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对现有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进行反思与质疑,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为传统林业注入新的活力。
  • 人文素养之思: “明思”也超越了纯技术范畴,指向更广阔的人文精神。它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议题,思考个人技能与社会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现代职业人。

因此,“明思”是行动的指南针,它确保了“笃行”的方向正确与内涵深度,避免了盲目实践。


2.笃行:躬行实践,锤炼真知

“笃行”是“明思”的必然延伸和实践落脚点。“笃”意为坚定、踏实、专一,“行”即行动、实践、履行。“笃行”真切地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的特征——重视实践、强调应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

  • 勤于动手之行: 林业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院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深入山林、车间、工地,亲手操作仪器设备,参与苗木培育、森林调查、园林设计施工等全过程,将“明思”所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
  • 坚韧不拔之行: 林业工作往往环境艰苦,需要从业者具备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笃行”蕴含着对意志力的磨砺,鼓励师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守岗位,脚踏实地,以顽强的毅力完成工作任务。
  • 诚信务实之行: “笃”字本身带有忠诚、厚道之意。“笃行”要求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恪守职业道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反对浮夸和弄虚作假,以诚实劳动和过硬本领赢得尊重。

“笃行”是将内在认知转化为外在成效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明思”成果的试金石,也是通往“致强”目标的唯一途径。


3.致强:追求卓越,成就价值

“致强”是校训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归宿。“致”是达到、实现,“强”即强大、强盛、卓越。“致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既指向个体,也指向集体,更指向国家与行业。

  • 个体技能之强: 对于学生而言,“致强”意味着通过“明思”与“笃行”,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精湛技艺,成为所在技术领域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实现个人职业能力的卓越与强大,为安身立命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学院办学之强: 对于学院自身,“致强”体现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育人质量和综合实力,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在林业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 服务行业与区域之强: 更高的层面,“致强”代表了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的雄心。它旨在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林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

由此可见,“明思”是前提,“笃行”是路径,“致强”是目标。三者构成了一个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人到集体,从技能到精神的完整价值体系,深刻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德技并修”的育人方针。


二、 校训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烙印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确立,与学院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同频共振,深深烙上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印记,反映了学院办学思想的演进与升华。


1.初创时期的实践基因(1953年-改革开放前)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53年创建的福建林业学校。在那个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年代,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基层林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当时的办学理念虽然未必有系统化的校训表述,但“艰苦奋斗、注重实践”的精神已融入血脉。师生们常年在林区一线进行教学和生产实习,“干中学,学中干”成为最鲜明的特征。这种强调动手能力、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传统,为日后校训中“笃行”思想的形成埋下了深厚的种子。这一时期,对“强”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为新中国林业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上。


2.改革发展期的理念凝练(改革开放-21世纪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教育事业迎来春天,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不断扩大。在从中等专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迈进的过程中,学校开始更加系统地思考自身的文化定位和精神内核。面对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单纯的技能训练已显不足。教育者们认识到,必须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于此同时呢,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也强调“能力本位”与“素质本位”的结合。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和提炼能够代表自身特色与追求的校训。“明思”的概念被突出强调,与原有的重实践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既要能干,也要会想”的共识。“致强”的内涵也从服务林业扩展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经过广泛的讨论与论证,“明思、笃行、致强”这一表述逐渐清晰并最终确立,它准确地捕捉了学校在新时代的战略方向。


3.新时代的内涵深化(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后,学院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此时,校训“明思、笃行、致强”被赋予了更深刻、更广阔的时代内涵。

  • “明思”与创新驱动: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明思”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智慧林业、绿色发展等新领域进行探索。
  • “笃行”与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成为社会风尚,“笃行”与之高度契合,强调了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专注执着,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质量追求。
  • “致强”与生态文明: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林业的地位空前提升。学院的“致强”目标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其使命更加崇高,价值更加凸显。

校训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学院主动适应时代变迁、不断深化办学理念的生动历史。它从朴素的实践传统中萌芽,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凝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升华,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三、 校训在学院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体现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其融入血脉、见诸行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明思、笃行、致强”的精神内核,全方位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学院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1.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学院紧密对接林业产业链和创新链,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为学生“明思”提供知识基础。大力推行“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于此同时呢,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强化“笃行”能力的培养。在考核评价中,不仅看重理论考试成绩,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实践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向着“致强”的目标努力。


2.塑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院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史教育等重要活动,反复宣讲校训精神,使其深入人心。校园内的建筑、景观、标识系统都融入了校训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校训的平台。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森林资源普查、林业科技下乡、园林景观设计等真实项目,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感受个人成长与行业“致强”的关联。


3.引领师资队伍建设

校训同样是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学院鼓励教师成为“明思”的表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于此同时呢,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不仅能讲理论,更能指导实践,以身作则地“笃行”。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致强”的最关键保障。


四、 校训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思、笃行、致强”展现出愈发重要的当代价值。

它为应对技术快速迭代的挑战提供了思想武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传统技能可能会被淘汰,但“明思”所代表的底层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将成为劳动者跨越技术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笃行”则确保了新知识、新技术能够迅速应用于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个人和学院唯有不断“致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它为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指明了路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校训强调“知行合一”,突出实践性,这正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鲜明特色。通过坚守和弘扬这一校训,学院能够更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望未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挖校训的时代内涵,将其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国家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校训“明思、笃行、致强”将继续作为一盏明灯,指引学院在培养林业英才、服务区域发展、贡献国家战略的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这六个字所承载的精神财富,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激励每一位福建林职院人砥砺前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34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517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