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吗(国家重点大学?)

对福建师范大学是否为国家重点大学这一问题,需结合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家重点大学”这一概念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内涵进行综合辨析。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重点大学”主要指上世纪经过国家特定程序遴选并给予重点支持的大学,如“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等。福建师范大学并未被列入此类历史名单。在“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家新一轮高等教育战略的当下,“国家重点大学”的概念更多指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福建师范大学虽未以学校整体身份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其有一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标志着该校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跻身于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领域。
因此,从历史严格定义看,它不是传统意义的全国重点大学;但从当代“双一流”战略视角审视,它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实力,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文理基础学科方面的深厚积淀,在区域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力,是一所备受尊重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

要深入理解福建师范大学的定位,必须首先厘清“国家重点大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演变。这个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国家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内涵

历史上,“国家重点大学”通常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分批指定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这一遴选过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扩展。这些高校在师资、经费、设备、招生等各个方面获得了国家的优先支持和政策倾斜,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代表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例如,知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均在此列。从这份历史名单来看,福建师范大学并未被纳入其中。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5年以来,国家高等教育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双一流”为新标杆的时代。自此,“国家重点大学”在公众和学术界的普遍认知中,更多地与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画上等号。这些高校和学科被视为国家未来长期投入和支持的重点,代表着中国冲击世界高等教育高峰的核心力量。

因此,评判一所大学是否为国家重点大学,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考量。严格遵循历史定义,则范围固定;采用发展的眼光,则更侧重于其当前是否得到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战略支持。

福建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办学源头可追溯到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是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后经过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等多源汇流,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该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这一“省部共建”身份意味着它不仅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同时也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与支持,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这些以外呢,它还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着引领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重任。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学科门类齐全,尤以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经济学等见长,形成了基础学科优势突出、应用学科协调发展、交叉学科新兴活跃的良好态势。

福建师范大学与“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处于国家高等教育第一梯队的关键标志。在2017年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福建师范大学虽未以学校整体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或B类),但有一个学科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个学科是美术学

这一入选意义重大:

  • 它标志着福建师范大学的美术学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最高认可,跻身于中国该学科领域的最前列,成为国家承诺持续投入资源、重点支持建设的对象。
  • 它实现了福建省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零的突破,不仅是对学校自身办学成就的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地位和影响力。
  • 它以点带面,通过这一个国家级高峰学科的建设,辐射和带动学校相关学科群乃至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加速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福建师范大学的美术学学科再次成功入选,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家一流学科的地位。与此同时,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等一批优势学科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是未来冲击“双一流”的有力后备军。

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抛开名号的争论,一所大学的真正实力体现在其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实际水平上。福建师范大学在这些方面表现卓越,展现出远超许多传统“重点大学”的活力与影响力。

在科研方面,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光学工程、聚合物纳米纤维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品牌,学术声誉卓著。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其中包括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众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这支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特别是福建省输送了数十万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大多成为基础教育一线的骨干教师、专家学者和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福建师范大学不忘”的美誉。

结论与辨析

对于“福建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吗”这一问题,可以给出一个多层次、辩证的回答。

从最严格的历史定义出发,即仅指“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福建师范大学不属于此列。如果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以当前国家实施的“双一流”战略作为评判“重点”的新标准,那么福建师范大学无疑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其美术学学科作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资源倾斜的明确信号。这意味着在该学科领域,它享有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同等级别的国家战略定位和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贡献卓越的大学。它的“省部共建”身份、深厚的办学底蕴、强大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区域内的引领地位,都使其成为一所在实质上备受重视的重点大学。它可能没有“985”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头衔,但其在特定领域的顶尖水平、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以及广泛的学术声誉,使其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因此,与其纠结于一个历史名号,不如更全面地看待其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现实地位和卓越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747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4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