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有哪几个校区,何时创办(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区与创办时间)

关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区与创办历史的综合评述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福建沿海地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其发展历程与空间布局紧密相连,共同勾勒出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清晰轨迹。关于其校区数量与创办时间,具体情况如下:学校目前主要拥有两个校区,即位于福清市主城区的五马山校区和地处福清市龙江街道的石竹山校区。这两个校区共同构成了学校办学的地理基础,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愿景。在历史沿革上,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7年,其前身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的创办。这一创举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夕、教育事业亟待恢复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旨在缓解当时莆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严重短缺的困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迁,学校历经多次更名、升格与体制调整,最终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基础上正式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实现了从专科办学到独立本科院校的历史性跨越。
因此,从历史脉络看,学校的创办起点在于1977年,而其作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的新纪元则开启于2019年。两个校区的并存与发展,以及近半个世纪的办学积淀,共同塑造了学校今日的面貌,为其在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征程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区布局与历史沿革详述


一、 学校概况与定位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隶属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坚定立足福州新区福清片区,紧密围绕福建省、福州市及福清市的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学校的办学定位清晰,突出“师范性、技术性、地方性”的办学特色,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适应时代需求、锐意改革进取的奋斗史,而校区的扩展与优化则是这部历史最直观的空间体现。


二、 校区分布详述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目前形成了以五马山校区和石竹山校区为主体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两个校区地理相邻,功能互补,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

(一)五马山校区

五马山校区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功能最为集中的主校区。该校区坐落于福清市城区中心的五马山麓,具体地址为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历史与功能: 五马山校区承载了学校自创办以来最主要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功能。校内建筑依山而建,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校区内汇聚了学校多数的学院办公楼、基础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中心以及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馆等核心设施。许多重要的实验室、实训中心,特别是与师范教育、基础学科相关的设施均集中于此。该校区见证了学校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几乎全部关键节点,是学校文化传统和精神底蕴的主要承载地。


2.现状与发展: 作为学校的“大本营”,五马山校区目前仍然是学校日常运行的中枢。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科专业的拓展,该校区也在不断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尽管部分新设的应用型专业和扩招的学生可能会安排在石竹山校区,但五马山校区在学校整体布局中的核心地位依然稳固。

(二)石竹山校区

石竹山校区是学校为适应发展需要而建设的新校区,通常也被称为“南区”。它位于福清市龙江街道,与著名的石竹山风景区相毗邻,环境宁静,视野开阔,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建设背景与定位: 石竹山校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的战略性举措。它的建成启用,极大地缓解了五马山校区的空间压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开辟了新的物理空间。该校区在定位上更侧重于应用型学科的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


2.设施与特色: 石竹山校区的规划设计更具现代感,基础设施崭新且先进。校区内建有符合现代标准的教学楼、专业实验实训楼、学生宿舍、体育场馆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区更注重建设与产业对接紧密的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平台。其相对独立和宽敞的环境,也更有利于开展需要较大场地的实验、实训活动。

两个校区之间通常有校车或公共交通工具连接,方便师生在两校区之间往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功能协同。


三、 创办历史与沿革深度解析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创办与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波澜壮阔历程同频共振,其历史脉络清晰,关键节点突出。

(一)创办起点:应时而生(1977年)

学校的办学渊源始于1977年。彼时,十年动荡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国家各项事业步入正轨,其中教育事业的重建与发展尤为迫切。福建省莆田地区(当时福清县属莆田地区管辖)面临着基础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困境。为解燃眉之急,培养急需的师资力量,经批准,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正式成立。这一创举,标志着学校事业的正式开端。初创时期,条件艰苦,但为当地乃至福建省的基础教育输送了第一批急需的师资,奠定了学校师范教育的基因。

(二)变迁与发展:几经更名,稳步提升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学校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地方行政区的变动而不断发展演变:

  • 1980年,因福清县划归福州地区管辖,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福清师范学校。
  • 1983年,为适应多层次师资培养需求,学校开始举办师范专科班,开启了更高层次师资培养的探索。
  • 2002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开始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成立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这一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使其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获得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的有力支持,为后续独立设置本科院校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办学期间,学校逐步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多科性应用型高校转型,增设了大量非师范类专业,形成了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崭新纪元:独立设置,特色发展(2019年)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优化福建省高等教育布局,强化技术师范教育特色,经学校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申报,2019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础上设置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学校正式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开启了自主发展的新篇章。校名的确立,突出了“技术”与“师范”的融合,明确了学校聚焦培养既能胜任基础教育又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双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四、 校区与历史的互动关系

校区的发展与学校的历史沿革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印证,共同演进。

五马山校区作为创始地和主校区,完整地见证了学校从1977年创办至今的整个历程。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学校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早期的校舍、最早的教学活动都发生在这里,它是学校精神的根脉所在。

石竹山校区的建设,则是学校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及迈向独立设置本科院校过程中,办学规模扩大、发展需求增长的直接产物。它的出现,是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体现了学校面向未来、拓展空间的战略眼光。新校区的规划和设施配置,也更加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的更高要求。

因此,两个校区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更是学校不同发展时期战略重点的体现。五马山校区代表着传承与根基,石竹山校区象征着开拓与未来。


五、 现状与未来展望

如今的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正以其清晰的办学定位和独特的校区布局,焕发着新的活力。学校现有多个二级学院,覆盖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福建省、福州市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保持并强化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研究院和实习实训基地,致力于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两个校区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优化布局,例如,可能将更多需要大型实训设备、紧密对接产业园区的工科专业安排在石竹山校区,而将传统优势师范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核心留在五马山校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特色的差异化发展。

面向未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校区功能布局,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其目标是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福建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技术师范院校,为新时代的教育强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的校区故事和历史传承,将继续在其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6057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2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