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旅游学校作为西北地区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为核心使命。自1985年建校以来,学校依托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丝绸之路区位优势,构建了涵盖导游服务、酒店管理、旅游规划等特色专业群,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通过与敦煌研究院、省文旅厅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学校累计输送超万名专业人才,覆盖全国32个省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80%扎根西北地区,成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甘肃省服务科技学校,200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标志着办学方向向旅游产业全面聚焦。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确立“立足甘肃、服务西部、辐射丝路”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三大核心专业群:
- 文化遗产保护与讲解(含敦煌文化方向)
- 智慧旅游与数字文旅技术
- 康养旅游与乡村旅游管理
年份 | 在校生规模 | 重点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单位 |
---|---|---|---|
2015 | 2300人 | 4个 | 56家 |
2020 | 3800人 | 7个 | 92家 |
2023 | 4500人 | 9个 | 124家 |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首创“季节对冲”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景区实践交替进行。每年春季组织学生赴莫高窟、麦积山等景区开展现场教学,秋季则邀请行业专家进校授课。课程体系引入“1+X”证书制度,学生除毕业证书外,可考取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等5类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 | 实训课程占比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数 |
---|---|---|---|
文化旅游类 | 65% | 82% | 23项 |
酒店管理类 | 70% | 78% | 18项 |
旅游服务类 | 60% | 65% | 15项 |
三、产教融合实践成效
学校与华侨城集团共建“丝路文旅产业学院”,开发《沙漠露营运营》《长城文化解说》等特色课程。2022年联合省文旅厅启动“陇原文旅雏鹰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全省A级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近三年数据显示:
指标类型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对口就业率 | 89.6% | 92.3% | 94.7% |
创业率 | 4.2% | 5.8% | 6.5%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91.5分 | 93.2分 | 94.8分 |
在“技能甘肃”建设背景下,学校正推进三大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终身培训转型,年开展社会培训超万人次;从传统课堂向虚拟仿真教学转型,建成河西走廊数字文旅实训中心;从区域办学向国际化发展,与泰国清迈大学建立“丝绸之路旅游教育联盟”。这些探索为西北地区旅游职业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持续为文旅产业注入专业化人才动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lvyou/1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