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职业学校作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始终秉持"厚德强技、创新超越"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主体的专业体系。学校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鲜明特色。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80%以上在川渝地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
一、基础概况与发展沿革
指标项 | 数据详情 |
---|---|
创办时间 | 1933年(前身为绵阳国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
校园面积 | 1200亩(含科技园区200亩) |
在校生规模 | 15,800人(2023年秋季统计) |
教职工总数 | 920人(正高职称占比18%) |
二、专业布局与特色专业
专业大类 | 重点专业数量 | 省级以上质量工程 |
---|---|---|
装备制造大类 | 12个 | 国家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5个 |
电子信息大类 | 8个 | 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产教融合型专业4个 |
现代服务大类 | 7个 | 省级教学团队2支、1+X证书试点6项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教授/正高级职称 | 165人 | 18.0% |
副教授/副高级职称 | 320人 | 34.8% |
双师型教师 | 580人 | 63.0% |
企业兼职教师 | 210人 | - |
四、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建有总面积达8.6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
- 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
- 校企共建技术应用中心6个
- 智能工厂实训单元28个
五、产教融合实践
通过"园校互动"模式深度对接绵阳科技城发展,形成:
- 与长虹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学院",年定向培养技术人才300人
- 联合京东方建设"光电技术实训中心",设备投资超2亿元
- 为惠科电子定制"现代学徒制"班级,实现招生即招工
- 与华为技术共建ICT学院,开展5G认证培训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统计项目 | 2020-2023年数据 |
---|---|
纵向科研项目立项 | 142项(省部级以上占比65%) |
技术交易到款额 | 980万元(2023年) |
非学历培训人次 | 年均1.2万人次 |
技能鉴定工种 | 覆盖46个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
七、国际化办学
学校实施"丝路工匠"培育计划,已建立:
- 与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专升本项目
- 承接老挝政府官员职业技能培训项目3期
- 开发国际产能合作课程包12个语种版本
- 在泰国设立"中文+职业技能"学习中心
八、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四维八度"质量监控网络,包含:
-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覆盖100%专业)
- 第三方评价机构年度评估(麦可思公司连续跟踪)
- 教学督导"飞行检查"制度(每周随机听课≥15节次)
- 毕业生质量追踪系统(建档率100%,追踪期5年)
经过九秩办学积淀,绵阳职业学校已形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职教生态。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学校正着力打造西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高地,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教学工场与生产车间"的深度融通、"技能大师与产业教授"的协同育人等特色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