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平武县职业高级中学(平武职高)

平武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秉持“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旅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专业集群。学校依托平武县“生态高地”与“民族走廊”的区位特征,创新推行“双语教学+季节分段实训”模式,将羌藏文化传承与现代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通过与县域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形成“招生-培养-留用”的良性循环。在基础设施方面,学校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中心,配备价值超千万元的实训设备,但师资结构性短缺与专业课程开发能力仍制约着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效能。

平	武县职业高级中学

一、办学基础与核心优势

指标项数据值区域排名
建校时间1985年县域唯一公办职高
校园面积120亩-
实训设备值1200万元川北地区县级职高前3
校企合作单位42家含3家省级农业龙头

二、专业结构与产业匹配度

专业类别开设专业数对应本地产业就业对口率
现代农业茶艺、畜牧兽医等6个平武绿茶、畜牧业82%
智能制造机电、汽修等4个矿产加工、制造业75%
文旅服务酒店管理、唐卡绘制等5个生态旅游、非遗传承68%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分析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突出问题
双师型教师4838%企业实践周期不足
硕士以上学历1210%专业带头人断层
民族技艺导师97%传承课程体系待完善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38%,但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2%,且存在专业教师年龄断层问题。民族技艺类课程依赖外聘非遗传承人,但标准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季节分段制:针对高原农时特点,春季开展茶园实训,秋季组织景区顶岗实习
  • 双语教学模式:羌汉双语课程覆盖60%藏族学生,非遗技艺传承班实行师徒制
  • 订单培养规模:与蜀祥茶叶、平武公交等企业联合开设“冠名班”12个,年定向培养300人

五、服务地方经济成效

指标项年度数据纵向对比
技术培训人次2400+较五年前增长160%
本地就业率68%提升23个百分点
横向课题数8项聚焦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痛点

学校近三年为茶企输送技术骨干136人,主导制定《平武绿茶采摘标准》等4项地方规范。通过“送教入村”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4000人次,但在高端技术研发支持方面仍显薄弱。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评价维度2023届数据省级中职均值
升学率41%58%
创业率5.2%3.1%
平均起薪3200元3450元

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在民宿经营、电商助农领域,但持续经营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升学通道受限于合作高校容量,优质生源外流现象突出。

七、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

项目现状差距分析
实训工位1800个数控加工等专业缺口40%
数字资源校本MOOC 12门缺乏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藏书量3.2万册专业技术书籍更新滞后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

  • 县域人口外流导致生源萎缩,近三年招生规模下降18%
  • 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衔接滞后,新能源、电商物流等专业空白
  • 财政拨款占比82%,社会融资渠道尚未打开
  • 省际交流合作不足,仅与浙江2所职校建立结对关系

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学校亟需突破传统办学思维,通过引企入教、跨区域联盟等方式重构育人生态。建议重点推进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县域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教学动态匹配;二是开发“羌藏文化+现代服务”特色课程包,打造民族文化职教品牌;三是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引入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49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77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