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职业高级中学(川凉山德昌职中)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职业高级中学(川凉山德昌职中)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德昌职高”)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学校位于凉山州德昌县,依托当地农业、制造业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机械加工、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集群。近年来,该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展现出显著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12个中职专业,在校生规模突破3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成为凉山州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四	川省凉山州德昌职业高级中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德昌职高始建于1986年,最初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服务民族地区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重点面向凉山州及周边地区招生,兼顾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教育。

年份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86-2000年农业技术培训为主,逐步增设工业类专业累计培养农业技术员超5000人
2008年获评国家级重点职高,启动校企合作项目省级示范性专业增至3个
2015年至今深化产教融合,引入“订单班”培养模式企业联合培养覆盖率达65%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6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技能+实践”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不低于40%。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现代农业技术农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操作德昌农垦集团
机电技术应用PLC编程、数控加工攀钢集团
计算机应用网络搭建、图形设计京东西南分公司

三、师资队伍结构

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18%。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
专任教师158100%
双师型教师9862%
企业兼职教师4528.5%

四、学生构成与升学就业

学生以凉山州籍为主,少数民族占比达73%。近三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率约65%,高职单招升学率32%,剩余学生选择技能提升或创业。

指标2021年2022年2023年
毕业生总数820910980
直接就业率63%67%65%
升学率30%28%32%

五、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23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大模式。例如,与京东合作的“电商物流班”实现“入学即入职”,学生第三年带薪实习月薪达4500元。

  • 合作企业类型:本地国企(45%)、东部沿海企业(30%)、民营企业(25%)
  • 典型岗位:数控操作员、电商客服、农业技术指导员
  • 企业满意度:2023年调研显示91%的合作企业认可学生技能水平

六、实训设施建设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8个,其中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涵盖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现代农业等领域。

实训基地设备价值(万元)合作企业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850攀钢集团
现代农业实训园620德昌农垦集团
信息技术实训室48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2022年牵头组建“凉山州现代农业职教联盟”,辐射带动12所乡镇成人学校发展。

  • 培训项目:农机操作(35%)、电商运营(28%)、旅游服务(17%)
  • 扶贫成效:累计培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00余人
  • 社区服务:年均组织技术下乡活动20余次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待提升、民族地区就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学校计划通过以下措施突破瓶颈:

  1. 加强与东部职业院校结对帮扶,提升师资水平
  2.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新增新能源、康养护理等方向
  3. 深化“技能+学历”贯通培养,拓宽升学通道
  4. 建设民族工艺大师工作室,传承彝绣、银饰等非遗技艺

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德昌职高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进一步平衡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强化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为民族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