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川北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

川北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

川北泸州医学院(现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医学特色的高等院校。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历经多次合并与升级,现已形成以医学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坐落于长江之畔的泸州市,拥有忠山校区和城北新校区两大核心教学区域,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超60万平方米。现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33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川	北泸州医学院

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师资队伍方面,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博士占比38%,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20余人。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近三年纵向科研经费年均突破2亿元。

在医疗服务领域,直属附属医院综合实力强劲,其中附属医院(原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四川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3000余张,年门诊量超200万人次。教学资源方面,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临床技能中心通过国际认证。国际合作方面,与20余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和联合科研攻关。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时间范围重要事件
初创时期1951-1978川南医士学校→泸州医学专科学校
本科教育阶段1978-2000升格本科院校,更名泸州医学院
跨越式发展期2001-2015获批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新校区建设
新时代转型2016-至今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科类别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ESI前1%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
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护理学国家卓越护士培养计划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级一流专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人才称号师生比
正高:28% / 副高:35%博士:38% / 硕士:52%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3人1:11.5

四、科研创新能力

指标类型2020年2021年2022年
纵向科研经费(亿元)1.82.12.5
SCI论文收录数(篇)450520610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354258

五、教学资源配置

  • 临床技能中心:建筑面积2.5万㎡,模拟病房48间
  • 图书馆资源:纸质藏书120万册,电子数据库45个
  • 实践基地: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教学医院26所
  • 实验设备:总值8.2亿元,单台百万以上设备23台

六、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维度2019届2020届2021届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2.3%93.7%94.5%
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81.2%83.5%85.1%
考研录取率38.6%41.2%43.8%

七、医疗服务体系

  • 附属医院规模:开放床位3000+张,年手术量8.2万台次
  • 特色科室:心血管内科(省级重点)、神经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医疗联合体:覆盖川滇黔3省28个成员单位
  • 远程医疗:连接基层医疗机构126家,年诊疗量15万人次

八、国际化发展路径

合作类型合作院校项目内容年度交流人数
学位互认英国知山大学护理学双学位项目30+
科研合作德国海德堡大学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实验室-
师资培训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临床教师研修项目20+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川北泸州医学院正着力推进"医学+"学科交叉融合,在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创新链条,持续提升服务区域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未来需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