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航空职业学校是一所以航空装备制造、航空运输服务、航空维修技术为核心特色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依托四川航空产业资源优势,紧密对接国家航空发展战略,构建了涵盖航空机械、电子、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据公开信息显示,该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与中航工业、四川航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学校拥有省级航空实训基地,配备波音737模拟舱、航空发动机拆解平台等高端教学设备,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形成“理论+实操+认证”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68年创建的国营红星机械厂技工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航空特色中专,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航空产业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路径。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68-2007 | 厂办技校阶段 | 累计培养技术工人3000余人 |
2008-2014 | 转型航空特色 | 开设首批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 |
2015至今 | 国家重点中职 | 获评全国航空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航空+智能制造”“航空+现代服务”两大专业集群,现设7个航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认证”架构,引入CCAR-147(民航维修人员执照)等国际认证标准。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航空制造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飞机构造基础、航空液压系统 | 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 |
航空服务 | 空中乘务 | 客舱服务实务、航空安保法规 | 民航客运员资格证 |
智能装备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无人机飞行原理、航拍技术 | AOPA驾驶员合格证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具有航空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68%,高级职称教师32人。建有省级航空机电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包含3架真实飞机机体、2台航空发动机及VR模拟训练系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经历年限 |
---|---|---|---|
理论教学 | 52 | 40.6% | - |
实践指导 | 45 | 35.2% | 平均5.2年 |
企业兼职 | 31 | 24.2% | 定期轮换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与航空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近三年向行业输送技术人才2300余人。毕业生覆盖民航维修、机场运营、航空制造等岗位,起薪较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高28%。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共建“大飞机装配实训中心”,与四川航空合作开发“民航客运服务”课程包。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比例达100%,设立“航利航空奖学金”等专项基金。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引进德国航空职业资格标准(IHK),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新加坡樟宜机场进行顶岗实习。
七、校园文化与特色活动
打造“航空文化节”“工匠精神月”等品牌活动,组建航模社、无人机战队等特色社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生着装参照航空企业VI标准,培养职业素养。
八、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承担民航西南地区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主持开发《航空紧固件安装规范》等行业标准2项,参与“十四五”航空职业教育规划编制工作。
成都航空职业学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其“双师型”师资储备、实训设备配置、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推进和西部民航枢纽建设加速,学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需在智能化教学升级、国际化认证拓展等方面持续突破,巩固航空职业教育标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