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卫生学校(简称泸州卫校)作为西南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历经七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以护理、药学为核心,康复技术、医学影像等多专业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依托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了"中职-高职-继续教育"贯通式培养体系,年均输送2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覆盖川南地区8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在四川省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连续五年保持团体前三,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超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彰显了扎实的教学底蕴与区域影响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川南医士学校,1984年定名为泸州卫生学校,2012年整体并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中高职衔接办学体系。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建设单位,承担着为云贵川渝地区培养基础医护人才的使命。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属性 |
---|---|---|
1950-1983 | 川南医士学校时期,培养全科医生 | 卫生中专 |
1984-2011 | 独立办学阶段,开设护理等6个专业 | 国家级重点中专 |
2012至今 | 融入高职院校,形成五年制贯通培养体系 | 高职专科层次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护理、药剂、康复技术三大主干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构建"宽基础+精专业+强实践"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技术》《药理学》《临床护理实务》等,实训课程占比达55%。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护理 | 母婴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技术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药剂 | 药物化学、调剂技术、药品营销 | 药师从业资格证 |
康复技术 | 运动疗法、作业治疗、中医康复 | 康复治疗士证书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建有模拟病房、药剂实训中心等12个专项实验室,配备价值3000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超8000元。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28 | 15% |
副高级职称 | 55 | 29.6% |
硕士及以上 | 121 | 65% |
双师型教师 | 145 | 78%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总数4786人,对口就业率91.3%,主要面向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药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8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习就业一体化率达85%。
五、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年均开展卫生健康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泸州市基层医疗人员轮训项目。组建"酒城天使"志愿服务队,年开展义诊、健康宣教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
六、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4项,开发《老年照护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本地药企合作完成中药制剂工艺改良项目3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200万元。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与日本福祉大学建立护理人才交流项目,选派优秀教师赴德进修老年护理课程。引进澳大利亚TAFE教学模式,开发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已培养涉外护理方向学生126人。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布局
面对基层医疗人才需求结构性变化,学校正推进"智慧康养"专业群建设,拟新增中医康复技术、医疗器械维护等专业。规划建设康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医疗-康复-养老"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泸州卫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未来需进一步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在智慧医疗、老年护理等新兴领域实现专业升级,持续巩固区域性卫生职业教育标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