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乐山一职中)

乐山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乐山一职中)

乐山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以下简称“乐山一职中”)是四川省乐山市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创办于1983年,历经4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以“厚德强技、知行合一”为校训,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12个省级重点专业,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办学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在校生近6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与京东方、吉利集团等5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85%。

乐	山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乐山一职中前身为乐山市技工学校,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校坚持“立足乐山、辐射川南、服务成渝”的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目前,学校设有主校区及两个分校区,占地面积230亩,实训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制造类、信息技术类、现代服务类”三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3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40%,实践课程占比30%。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实训项目 合作企业
机械制造 机械制图、CAD建模、数控编程 零件加工、模具设计、3D打印 长城汽车、成都航空
电子信息 单片机应用、电路分析、物联网技术 智能家居安装、PCB设计、无人机调试 京东方、华为乐山基地
旅游服务 导游实务、酒店管理、茶艺文化 模拟导游、宴会设计、应急处理 峨眉山景区、洲际酒店集团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工程”,现有正高级讲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25%。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12个校内实训场所,数字资源库覆盖80%专业课程。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代表成果
正高级职称 5 1.7% 主持省级课题3项
双师型教师 214 71.3% 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2次
企业兼职教师 78 25.3%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23门

四、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开设“3+2”分段培养项目。2023年毕业生升学率中,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占比18%,对口高职院校录取率达67%。

毕业去向 2023年数据 同比变化 典型单位
直接就业 92.5% +1.2% 吉利汽车、英杰电气
高职升学 67.3% +3.5% 四川工程职技院、乐山职院
本科升学 18.2% +2.8% 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推行“订单班”培养模式,与12家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三重融合。2023年新增京东方“智能制造订单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维修班”等6个定向培养项目。

  • 现代学徒制覆盖专业:机械制造、汽车维修、电子商务
  •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2023年累计860万元
  • 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已完成42本岗位工作手册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能力

学校建立“校-市-省-国”四级竞赛培育体系,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6项。2023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数控铣削、物联网技术应用等项目斩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竞赛类别 获奖等级 参与学生数 指导教师团队
工业机器人应用 国赛二等奖 8人 李XX创新工作室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省赛一等奖 12人 张XX大师工作室
新能源汽车维护 市赛金奖 15人 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超5000人次。国际交流方面,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引进IHK认证标准,开发中德双语课程包。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为老挝、柬埔寨培训技术骨干120人
  • 社会培训收入占比:2023年达总经费的18%
  • 国际证书考取情况:23名学生获得AHK机电一体化证书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优化(如新能源专业招生规模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偏低(仅65%)等问题。根据《乐山市“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学校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预计2025年实现所有专业教学场景数字化覆盖。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载体,乐山一职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赋能,已形成可复制的“西部职教样板”。未来需在智慧校园建设、国际化标准导入、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持续突破,以更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