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德阳广汉市职业技术学院(广汉职院)

四川德阳广汉市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紧邻三星堆文化遗址的高职院校。作为四川省内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该学院以工科为主,兼顾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办学特色。依托德阳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学院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并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在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四	川德阳广汉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广汉机械制造学校,200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以“扎根德阳、服务四川、辐射西部”为定位,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三大产业群,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模式。

时间阶段关键发展事件办学成果
1958-1998年中等专业学校时期,开设机械制造、农业技术等专业培养技术骨干超2万人,获省级重点中专称号
1999-2005年转型高职教育筹备期,增设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点15个
2006年至今高职院校发展阶段,获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特色专业8个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前两年夯实通用技能,第三年按岗位方向分流培养。

专业大类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认证
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CAD/CAM、液压传动、精密测量数控车工中级、UG建模师
电子信息类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PLC控制、嵌入式系统开发、传感网技术电工证、工业机器人操作证
现代农业类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疫病防治、农业物联网农艺工证书、宠物护理员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企业挂职、技能比武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85%。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性成果
教授/副教授182人37.9%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6项
企业兼职教师120人25%参与开发实训教材45本
博士/硕士315人65.6%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总面积6.8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8大实训平台。设备总值达2.3亿元,其中价值百万以上的先进设备32台套。

实训类别场地面积设备价值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12000㎡4500万元东方电气、中国二重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8000㎡1800万元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和
信息技术实训室6000㎡3200万元华为技术、京东方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构建“四层递进”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毕业后定向就业。与230余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产业学院5个。

  •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覆盖率达65%
  • 企业订单班年均培养学生超800人
  • 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5000万元
  • 共建技术研发中心12个,完成工艺改进项目240余项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2%。2022届毕业生平均月薪4870元,高于四川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指标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5.6%96.2%96.8%
国企就业比例32%35%38%
专升本率12.5%14.3%15.7%

七、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项目150余项。依托三星堆文化资源,开发非遗技艺课程8门,建立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3个。

  • 承办省级技能大赛6次,获团体一等奖2次
  • 开发乡村振兴定制课程包,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
  • 年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突破800万元
  • 建立川菜非遗传承基地,培养烹饪专业人才200余名/年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产业升级加速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3年以内。未来五年计划投入3.5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专业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04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3.054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