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扬州大学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扬州大学奖助学金)

扬州大学奖助学金体系综合评述扬州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求学、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一套体系完善、覆盖面广、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多元化奖助学金体系。这套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投入,是扬州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总体而言,扬州大学的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的核心功能在于“奖优”,旨在表彰和奖励在学业成绩、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助学金的核心功能在于“助困”,其首要目标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为他们创造公平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体现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关怀。这两类资助项目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既鼓励先进又帮扶弱困的良性机制。从资金来源看,该体系涵盖了国家级、校级、社会(包括企业、个人及校友)等多个层面。国家层面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这些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直接体现,标准统一,权威性高。校级层面,扬州大学设立了多种以学校名称命名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如扬州大学校长奖学金(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反映了学校自身的投入与重视。社会层面则尤为丰富,众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在扬州大学设立了各类命名奖助学金,如“朱敬文奖学金”、“恒通奖学金”等,这不仅是对学生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与传承。在管理机制上,扬州大学建立了严格、规范、透明的评审制度。学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奖助学金的政策制定、组织评审、资金发放和后续管理。评审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学生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初审、学校审核公示等多道程序,确保每一份奖助都能精准地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身上。
于此同时呢,学校还注重资助与育人的结合,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活动,引导获奖受助学生将暂时的经济资助转化为持久的前进动力,立志成才,回报社会。扬州大学的奖助学金体系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经济困难,更在营造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栋梁之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一座连接学生梦想与现实的重要桥梁,是支撑无数学子砥砺前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保障。扬州大学奖助学金体系详述

扬州大学的奖助学金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综合性支持系统,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业激励和经济帮扶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下面呢将对该体系中的主要项目进行详细阐述。


一、 奖学金:激励卓越,树立标杆

奖学金是扬州大学奖助体系中最具激励性的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学业精湛、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争先创优的意识。


1.国家级奖学金

国家级奖学金代表了中国政府对高校优秀学生的最高荣誉和奖励,评审标准严格,金额丰厚,社会认可度高。

  • 国家奖学金:这是面向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设立的奖项。获奖者通常需要在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国家奖学金金额巨大,是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誉,它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评审过程极为严格,通常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专业前10%,且无任何违规违纪记录。
  • 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奖项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它兼具“奖优”和“助困”的双重属性。申请者除了需要满足学习成绩优秀(通常在专业排名前茅)的条件外,还必须经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国家励志奖学金旨在鼓励那些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学生,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专心向学。

2.校级奖学金

校级奖学金由扬州大学自行出资设立,是覆盖面最广、惠及学生最多的奖学金类型,旨在奖励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

  • 扬州大学校长奖学金(一等):这是学校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学金,用于表彰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或道德风尚某一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为学校赢得极高声誉的杰出学生。获奖者往往是学生中的楷模,其事迹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
  • 优秀学生奖学金: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常规性奖学金,根据学生上一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进行评定。通常分为多个等级(如一等、二等、三等),覆盖不同比例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一般由学业成绩(占主要比重)和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附加分构成。优秀学生奖学金是激励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积累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奖项。
  • 单项奖学金:为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特长发挥,学校还设立了多种单项奖学金,例如:
    • 学习优秀奖:奖励在特定学期或学年内学业成绩取得显著进步或名列前茅者。
    • 科研创新奖:奖励在学术论文发表、学科竞赛、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
    • 文体活动奖:奖励在省级及以上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的学生。
    • 社会实践奖:奖励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产生良好社会反响的学生干部或积极分子。

3.社会捐赠类奖学金

社会捐赠类奖学金是扬州大学奖助体系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由关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杰出校友及个人捐资设立。这类奖学金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更承载着捐赠方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和深厚情谊。

  • 朱敬文奖学金:由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朱敬文先生及其家族基金会设立,在江苏省多所高校均有设立。该奖学金旨在奖励家境清寒、志向远大、学业优秀的本科生,激励他们刻苦攻读、成才报国。
  • 恒通奖学金:由相关企业设立,可能侧重于奖励特定专业(如工学、农学、医学等)品学兼优的学生,或是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有特定要求。
  • 其他命名奖学金:如“厚木奖学金”、“中集奖学金”等,名目繁多,各有侧重。这些奖学金的设立条件、奖励对象和金额由捐赠方与学校共同商定,通常在相关学院的配合下进行评审。

二、 助学金:精准帮扶,保障就学

助学金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助困”,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扬州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助学金是其中的基础性保障。


1.国家助学金

这是覆盖面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助学金项目,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求。资助等级通常分为两到三档(如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进行差异化资助。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首要条件是经过学校规范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同时要求思想积极上进,学习努力,生活俭朴。


2.学校助学金

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设立校内助学金,作为国家助学金的有益补充。例如“扬州大学助学金”等,用于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特别是对那些突发家庭变故导致经济陷入困境的学生提供及时援助。


3.社会捐赠类助学金

与社会捐赠类奖学金类似,许多社会力量也专注于助学。这些助学金直接面向经过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

  • 伯藜助学金:由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设立,其特色不仅是提供经济资助,更注重对受助学生(称为“陶学子”)的成才支持,通过创业培训、导师计划、社会实践等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致力于培养有志于回报社会的未来精英。
  • 福彩助学金:由江苏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设立,用于资助江苏省籍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或在校生,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
  • 其他社会助学金:如各类企业、校友会设立的专项助学金,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专业或特定类型的困难学生进行定向帮扶。

三、 其他重要资助途径

除了直接的奖助学金外,扬州大学还提供了多种辅助性资助方式,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的、无死角的学生资助网络。


1.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政策工具。扬州大学积极协助学生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通过贷款支付学费和住宿费,毕业后分期偿还。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求学期间的大额支出问题,减轻了家庭即时经济压力。


2.勤工助学

学校倡导“自强自立”,设立了大量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馆助理、实验室助理、机关部门助理等。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获得相应报酬,这不仅是获取经济补充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提前接触社会的有效平台。学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负责岗位的开发、管理和报酬核定。


3.学费减免与困难补助

对于家庭遭遇特殊困难(如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或属于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学校视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
除了这些以外呢,还有临时困难补助,用于应对学生本人或家庭突发的不幸事件,提供应急性的经济援助。


4.“绿色通道”

针对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开通“绿色通道”。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即使暂时无法凑齐学费和住宿费,也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根据核实的情况,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方式予以解决。这确保了所有新生都能顺利入学,无忧开启大学生活。


四、 申请、评审与发放流程

为了保证奖助学金工作的规范、公正和高效,扬州大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流程。


1.政策宣传与信息发布

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学生工作处(部)及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通过官方网站、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校园公告栏、各学院辅导员会议等多种渠道,全面发布当年度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通知、评选办法和名额分配方案,确保信息传达至每一位学生。


2.个人申请与民主评议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各类奖助学金的要求,向所在班级或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对于助学金申请,班级会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家庭实际困难程度进行评议,提出初步推荐意见。


3.学院初审与公示

各学院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组,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结合民主评议结果,确定本院拟推荐名单。名单会在学院范围内进行为期数日的公示,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接受监督。


4.学校复核与审定

学院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报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心会对各学院上报的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并组织召开学校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会议,对最终获奖受助名单进行审定。


5.名单公示与资金发放

学校审定的最终名单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学校财务处会按照相关规定,将奖助学金一次性或分批次发放至学生个人的银行卡中。整个过程透明高效,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到位。


五、 资助育人:超越经济援助的深层价值

扬州大学的奖助学金工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资助层面,深刻融入到“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中,着力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1.励志教育:
通过表彰优秀和帮扶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和各类受助学生的典型事迹,成为激励同龄人奋发向上的生动教材。


2.感恩教育:
学校通过举办颁奖典礼、捐赠仪式、受助学生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铭记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爱,将这份关爱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


3.诚信教育:
在奖助学金申请和评审过程中,特别强调诚信意识。要求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表现,不得弄虚作假。
于此同时呢,加强对获贷学生的诚信还款教育,培养他们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担当。


4.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鼓励和支持获奖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如“伯藜学社”的陶学子们经常组织支教、社区服务等,在奉献社会中提升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扬州大学的奖助学金体系,以其完善的制度设计、严格的评审流程和丰富的育人内涵,为广大学生铺就了一条坚实的成长之路。它既是对优秀者的肯定与鞭策,也是对困顿者的扶持与温暖,充分彰显了扬州大学作为一所负责任的高等学府的人文关怀和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定承诺。这一体系将持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扬大学子的成才梦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634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38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