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大学建校时间是哪一年?(广西大学建校年份)

关于广西大学建校时间的问题,需结合历史沿革与时代背景进行综合辨析。广西大学的创立与发展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紧密相连,其建校时间可追溯至1928年,这一时间点得到广泛认可并载入官方校史。大学的发展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波折与变迁。广西大学在初创时期,便肩负着开拓广西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地方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后,因抗战等历史原因,学校经历了西迁、停办与复办的复杂历程,直至1958年在南宁重建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一过程中,学校的名称、校址、学科结构均有调整,但办学脉络与精神传承始终未断。
因此,理解广西大学的建校时间,不能仅从单一时间点孤立看待,而应将其置于连续的历史进程中,认识到其创办、中断与复兴的动态性。正是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坚韧的办学精神,塑造了今日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地位,并为其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及区域发展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其发展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广西地方的社会变迁与教育进步紧密交织。关于该校的建校时间,普遍公认是1928年。一所著名高校的诞生与发展绝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是深刻的社会需求、政府决策与先驱者努力的共同结果。要全面理解广西大学的建校史,就必须深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审视其从无到有、历经波折又不断焕发新生的完整轨迹。


一、 时代召唤与创校背景

广西大学的创立,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思潮席卷全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新式高等教育,培养本土高级人才,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和地方政府的共识。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虽资源丰富,但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建立一所高等学府以开启民智、培养建设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这一宏愿的实现,与当时主政广西的新桂系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他们深感于广西建设人才之匮乏,决心创办一所省立大学,以此为根基,推动广西的现代化进程。1927年冬,广西省政府决议创办广西大学,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由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的雷沛鸿先生等人负责具体筹备事宜。经过紧张的筹备,广西大学于1928年初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曾在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学识渊博的马君武博士出任。校址定于广西梧州市的蝴蝶山。马君武校长提出了“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立校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为这所新生的大学注入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与务实的工作作风。
因此,1928年作为广西大学的创始元年,标志着广西现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启航,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 早期发展与抗战西迁(1928-1949)

创校之初,广西大学虽条件艰苦,但在马君武校长的主持下,迅速发展。学校先设理、工、农三个学院,并陆续开办预科班,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青年学子。马君武校长广纳贤才,聘请了竺可桢、陈焕镛、李四光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迅速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教学水平。

学校的平稳发展被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断。为保存教育火种,躲避战火,广西大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历程:

  • 1936年,学校从梧州迁至桂林良丰的雁山公园。
  • 1939年,日寇进犯广西,学校被迫再次迁移,分设于桂林、融县等地坚持办学。
  • 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桂林沦陷,广西大学师生历经艰险,疏散至贵州榕江继续上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维系教学。

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回迁桂林柳州两地,1946年最终定址于桂林将军桥校址。这一时期,尽管颠沛流离,但师生们教学不辍,研究不止,展现了惊人的坚韧毅力,学校的规模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


三、 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与中断(1949-195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等教育体系进入大规模调整与重组阶段。1952年,中央政府开始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旨在学习苏联模式,建设专业化程度高的专门学院。

在这次调整中,广西大学的原有学科被大幅拆分:

  • 工科院系大部分并入新成立的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等。
  • 农科院系独立出来,组建为广西农学院(后发展为广西农业大学,现再次并入广西大学)。
  • 师范类专业参与组建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
  • 理学院等院系也被调出。

此次调整后,广西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实体在1953年宣告暂时停办。其校名虽在,但办学活动中断,原有的师资、设备和图书资料被分流至全国各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做出了贡献,但也使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一段时期内失去了一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


四、 在南宁重建与新时代发展(1958-至今)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广西的经济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对高层次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变得空前迫切。在广西各族人民的强烈呼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争取下,国务院于1958年批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恢复重建广西大学。

重建后的广西大学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的高校,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尽管重建之初百废待兴,但得益于此前的基础和各方支持,学校很快重新建立起理、工、文、农等多学科体系。此后数十年间,学校虽也经历了“文革”的冲击,但总体上保持了发展的态势,办学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

1997年,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广西大学。这次合并强强联合,使学校的学科结构更加综合、完整,整体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21世纪,广西大学相继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并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高等学府。学校紧紧抓住这些重大发展机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五、 校史追溯与“建校时间”的确认

对于拥有复杂变迁历史的高校而言,如何认定和表述“建校时间”是一个常见问题。通常,高校会将其获得正式批准成立、开始招生的最初年份认定为建校年份,并以此计算校史长度,即使过程中经历过停办与重建,也通常视为同一所大学办学历史的延续,而非两所不同的大学。

根据这一普遍原则和官方校史记载,广西大学将其建校时间明确为1928年。这意味着:

  • 学校承认并尊崇以马君武校长为代表的创校先贤的历史功绩,认同1928年开创的事业是今日广西大学的源头。
  • 1958年在南宁的重建,被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有办学事业的恢复与继承,而非凭空新建一所大学。
  • 学校的历史沿革是连续的,包含了1928-1953年在梧州、桂林的早期办学阶段和1958年至今在南宁的办学阶段。

因此,我们今天说“广西大学始建于1928年”,是对其完整历史脉络的尊重和认可。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点,更承载着近百年的学术传统、文化精神与历史荣耀。

从1928年梧州蝴蝶山的筚路蓝缕,到抗战时期西迁路上的弦歌不辍;从1952年院系调整时的无私奉献,到1958年在南宁重建后的励精图治;再到新世纪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广西大学的历程是中国地方高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生动例证。其“建校时间”背后,是一代代西大人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壮丽诗篇。这段历史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激励着今天的西大人继续秉承“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精神,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651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686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