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茂名农林校训)

关于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校训的详细阐述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扎根粤西、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核的高度凝练,更是引领师生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旗帜。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学校的行业特色、地域文化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理解和阐释其校训,对于把握学校的教育方向、弘扬校园精神、塑造师生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超越了简单的文字符号,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指引着一代代学子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是:“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这八个字简洁有力,意蕴深远,精准地概括了学校作为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使命担当与价值取向。它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学校办学历史、专业特色、社会功能与时代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的逐层解读与深刻内涵“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与价值基石“立德树人”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而言,它被赋予了具体而深刻的内涵。

“立德”为先,重在品格塑造。“德”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学校将“立德”置于首位,强调了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优先地位。
这不仅指个人的私德修养,更涵盖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国情怀。对于未来将投身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等一线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言,良好的品德至关重要。这包括:

  • 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热爱农林事业,对土地、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在科研、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坚持真理,信守承诺,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和技术服务。
  • 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农业行业常需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需要具备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 服务三农的奉献情怀:心怀祖国,情系乡土,将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树人”为本,旨在全面发展。“树人”即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树人”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聚焦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其内涵体现在:

  • 夯实专业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实训操作、顶岗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农林牧渔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 培育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如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生物技术等,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以适应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促进综合素养提升: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立德”与“树人”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立德”保证了“树人”的方向和质量,“树人”为“立德”提供了实践的载体和目标。二者共同构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坚实基座。

“强农兴农”是时代使命与行业担当“强农兴农”是对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的直接宣言,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回应了国家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强农”指向能力建设与产业升级。“强农”意味着要通过科技和教育的力量,增强农业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学校而言,这主要体现在:

  • 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实训基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破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到广大农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赋能”。
  • 强化人才支撑:为现代农业产业链培养和输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支队伍是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强农”的人力资源保障。
  • 服务区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茂名乃至广东省作为农业大市(省)的特色(如荔枝、龙眼、罗非鱼、生猪等产业),提供针对性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助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效益。

“兴农”聚焦乡村振兴与富民惠民。“兴农”是最终目的,即繁荣农村、富裕农民。这体现了学校办学效益的社会维度:

  • 助力产业兴旺:通过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直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实现“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
  • 推动生态宜居:在林业技术、环境保护、园林工程等专业领域,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家园。
  • 赋能乡村治理:培养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可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或参与基层治理,他们将带着新的理念和技术回到乡村,成为引领乡村发展和文明乡风建设的新力量。
“强农”是手段和路径,“兴农”是目标和愿景。二者层层递进,清晰地勾勒出学校通过自身教育科研活动,最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逻辑链条。

校训的内在逻辑与统一性“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这八字校训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严密的内部逻辑关系。

“立德树人”是“强农兴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培养出品德高尚、技术过硬的人才,“强农兴农”的伟大事业才有可靠的执行者和传承者。没有一流的人才,任何宏伟的蓝图都无法实现。
因此,“立德树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强农兴农”事业锻造“利器”的过程。

“强农兴农”是“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方向。它赋予了“立德树人”具体的历史内容和时代方位。学校的育人工作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紧紧围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它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使人才培养有了清晰的靶向和强大的现实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校完整的教育理念:以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立德树人)为支撑,去实现振兴农业、富强农村的伟大目标(强农兴农)。这既体现了教育规律,又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校训的践行与体现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将校训精神融入到了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学校的所有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都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三农”情怀、工匠精神、生态伦理等德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让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实验室,在真操实练中深刻体会“强农兴农”的艰辛与荣耀。

在校园文化中弘扬。通过树立优秀师生典型、举办涉农主题的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建设具有农林特色的校园景观等方式,营造“学农、爱农、事农”的浓厚氛围,让校训精神可视、可感、可践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

在社会服务中践行。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对口帮扶等社会服务活动,将课堂延伸到广阔农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不仅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更直接为“强农兴农”贡献了力量,是校训精神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在学子成长中印证。历届毕业生扎根基层,奋战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的第一线,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不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校训真谛,成为了校训最亮眼的名片。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是其办学灵魂的集中表达。它立足职业教育,扎根中华沃土,仰望国家战略,将个人的品德修养、成才发展与行业的繁荣进步、国家的命运前途紧密相连。这八个字,如同灯塔,指引着学校的发展航向;如同薪火,激励着一代代农林科技学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挥洒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843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7977s